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督考网  ->  考绩工作  ->  十大项目  ->  市直属单位  -> 正文市直属单位

市财政(地税)局2017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安排表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0日 来源:温州督考网

序号

项目名称

2017年工作内容和目标、工作举措、进度计划

权重%

备注

1

设立PPP基金支持我市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省市合作设立“浙江温州基础设施投资(含PPP)基金,基金规模10亿元,其中省财政出资4亿元,市财政出资6亿元,代表政府向PPP项目公司投入资本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我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2月底前制定《温州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组建及运营方案》。

2.3月底前完成基金运作载体“温州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注册,并开始实体化运营。

3.4月到位资本金5亿元,同步完成资金竞争存放,其余5亿元资金根据项目出资进度安排到位。

4.全力配合杭温高铁、温州奥体中心等项目的实施机构完成对项目出资。

15

亮点项目

2

抓好组织收入工作

科学开展税收预测分析,优化税收征管措施,依法组织收入,确保完成全年组织收入目标任务。

1.制定全年组织收入预案,确保完成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长6.7%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的目标任务。

2.加强地税征收管理工作,做好地方税征收管理,完成省局三个税种收入考核任务。

3.建立健全财政国税地税部门间的税收统计数据共享和联合分析机制,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纳税百强、特色小镇等专题性收入分析。

4.开展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的专项督查(9月底前),完成土地增值税清算任务。

5.加强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缴管理,加强高收入者个税征管,开展纳税人两处以上取得工薪所得的自行申报情况核查。

6.加强规费征缴运行分析,强化规费征缴管理,推广应用支付宝缴费方式(6月),提升规费征缴管理水平。

7.研究制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办法(11月底前)。

15

3

加强地方财源建设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培育涵养税源财源,做大做优财政“蛋糕”。

1.加速政府产业基金实质化运作,完成产业基金全年4亿元的出资投放任务。

2.根据税制改革和我市城市、产业发展导向,做好税源中、长期培育和管理规划,努力培育和挖掘一批现代服务业等新兴税源。大力支持培育企业上市。

3.联合科技局、国税局制发“温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工程实施方案”(6月底前)和“温州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办法”(9月底前)。

4.落实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负担。

5.支持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引导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现“金融促税”。

6.推进市区经营性土地“三个计划”编制与实施,提升做地能力。会同国土部门做好全年土地出让工作。

15

4

完善财政预算管理

完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项目库建设,完善支出标准定额体系,深化专项资金改革,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1.深编细编“四大预算”,优化“两上两下”程序,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

2.加强市级项目库建设,完善支出标准定额体系。

3.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试编三年市级政府投资预算,建立三年政府投资项目库(7月底前)。

4.全面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编制2016年政府部门综合财务报告(9月前)。

5.深化专项资金改革,继续盘活存量资金,6月底前完成2016年度单位结余资金清理工作。

6.丰富财政业务数据聚集服务功能,充实“财政数据中心”,完善数字财政服务平台,夯实预算管理基础。

15

5

做好民生支出保障

按照“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的原则,完善民生保障长效机制,做好十大民生工程和各项民生事业资金保障工作。

1.2017年市级部门一般性支出压减5%,确保民生支出。

2.做好十大民生工程和各项民生事业的经费测算和安排(6月底前),加快民生事业经费的执行进度,确保全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新增财力用于民生。

3.完善高校综合定额拨款机制和基础教育一般性项目经费按照生均拨款机制,做好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经费和困难学生资助经费保障工作。

4.统筹安排资金,重点支持“五水共治”、劣五类水治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治理、综合交通、美丽乡村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工作。深入推进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

5.积极争取省以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持,加强省级特色园建设和农发资金管理。

6.进一步明确“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的资金保障体制和投融资模式。

10

6

推进税收征管改革

深化国地税合作,发挥国税、地税各自优势,加强“信息管税”和“信用管税”,深度挖掘大数据应用价值,不断推进税收征管体制和征管能力现代化。

1.推动国地税征收管理深度合作工作,加强国地税税款征收、风险管理、委托代征、税源管理等合作。协同国税加强市区外驻温建筑业税收管理。

2.做好地税部门两项增值税代征。

3.制订《国地税联合稽查操作办法》(6月底前), 开展国地税联合稽查。

4.对“低小散”和“四无”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税收违法行为专项整治。

5.加强“金三”系统功能深化应用,做好流程优化、平台融合、效率提升,建立税收地理信息矩阵系统,完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实施精细化征管。

6.加强“契耕两税”征收管理,开展不动产登记涉税信息交互,实现与市住建委新建商品房信息(4月)和市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信息(12月)实时共享。

10

7

防范财税运行风险

着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依托财政“大监督”构建财政内部权力制约机制,加强重点领域财税监管,保证财政资金安全。

1.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将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加快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努力向省财政厅争取置换债券额度。

2.进一步提升财政大监督运行水平,加强财政资金监督检查。

3.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做好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管理运用。

4.完善财政资金及代管资金竞争性存放工作。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

5.加强政府采购检查力度和投诉举报的查处力度,强化政府采购监管,规范政府采购市场。

6.加强财政评审中介机构管理,每季度抽查一个中介评审成果。

7.推进行政事业资产集中处置,6月底前会同市卫计委出台市直属公立医院国有资产集中处置办法,9月底前会同市委宣传部出台市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10

8

优化财税便民服务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互联网+税务”服务模式,开展国税、地税联合办税,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保姆式”服务。

1.继续为重点税源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实行清单式服务。

2.创新探索“互联网+税务”服务项目,推行国地税联合网络代开发票平台“易办税APP”(6月底前),谋划建设“互联网+税务”示范体验厅(11月前)。

3.深化国税、地税联合办税和各项服务融合,推广办税服务厅“一窗一人”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模式,实现涉税业务一窗办理。

4.加快“放管服”改革,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实施,覆盖80%以上财税服务事项。

5.结合“放管服”改革,建立规范收费目录清单。开展政府非税收入线上线下一体化收缴应用试点(9月底前),建成多元开放的便民支付渠道框架体系。

6.推进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 5月起试点运行国库集中支付T+0模式清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