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17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安排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2017年工作内容和目标、工作举措、进度计划 |
权重% |
备注 |
---|---|---|---|---|
1 |
科技示范推广 富农工程 |
坚持农业产业需求导向,围绕五水共治和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成果转化,促进推广富农,打造三农服务工作的全国高职品牌。 1.开展农技示范推广。建立农业示范基地5个,实施农技推广项目10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面积160万亩。 2.开展剿灭劣V类水工作。根据省、市委部署,选派19人担任省市级剿灭劣V类水督导员,助力剿灭劣V类水。 3.开展智慧农业推广应用工作。根据市委1号文件要求,将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成立智慧农业研究中心,助力温州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建设。 4.开展要约服务。成立农业产业服务团队8个,服务农业企业50家,解决产业技术难题10个。 5.开展校地合作。与5个县(市、区)签约,开展项目合作10个,转化推广成果10项。 6.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选派科技特派员17人,保持全省高职领先、全市主力军地位。 |
15 |
亮点项目 |
2 |
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工程 |
根据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顶层设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深化教学改革,培养能创新会创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确保人才培养工作走在全省高职前列。 1.专业建设。争取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3个,立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0项;出台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3个,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分级考核。 2.创新创业教育。发挥“星创天地”等国家级创业平台作用,提高创业项目对接率,推进创业项目岗位化、课程化,对接企业-教师-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0项;立项“三新”创业项目20项以上。 3.招生工作。争取完成2500人招生录取工作,力争报到率95%,做好2017年高校招生考试工作。 4.校企合作。与美斯坦福等100家企业开展合作办学。 5.技能竞赛。承办省级技能竞赛1次;学生获省级技能竞赛奖励200人次。 |
15 |
|
3 |
科研提升工程 |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应用研究为导向,同步推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研究,对接国内外学术前沿和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应用型基础研究,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加强应用研究,创新发展思路,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确保科研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高职领先水平。 1.拓展研究领域,重点围绕种子种苗、五水共治、畜牧兽医、农业信息、三农服务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争取市级以上课题80项以上。 2.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加强成果培育,争取市级以上奖项5个以上。 3.拓展经费来源,外来到位科研经费总量保持全省高职领先水平。 |
15 |
|
4 |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质量提升 工 程 |
以温州农民学院、隆平学院、中德农民培训中心为载体,加强内涵、平台、品牌建设,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确保农民培训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1.内涵建设:创新推出6大类80余个特色培训项目,加强理论研究,建设培训师资库、教材库、学员库、基地库等资源库。 2.平台建设:完成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申报;启动“云上智农”云平台在温州的试点工作,开发网络课程20门以上。 3.训后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学员赴外省农业企业学习,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学员农产品联合销售中心。 4.品牌建设:启动选派教师、家庭农场主赴德国考察学习工作,力争将中德农民培训中心建成全国示范试点;举办面向全国的家庭农场主培训班、农业发展领军人物研修班;全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万余人次。 |
15 |
|
5 |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2.0工程 |
根据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高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求,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抓住培养“完整的人”核心点,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培育体系,打造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2.0工程。 1.升级实施方案。分类别、分项目,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十个一”全覆盖。 2.升级管理模式。以项目运作方式评选创新人文素质品牌5个。 3.升级评价体系。开发网络评价系统和 “学生成长护照”认证文本,实施 “人文+专业”两证毕业模式。 4.升级育人成果。培育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双十”工程,就业率达97%以上、创业率达7%以上;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3000人次,各级竞赛获奖率提升5%;建设人文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厅1个。 5.升级理论研究。出版著作1部,刊发论文5篇,参加全国人文素质教育研讨会交流2次。 |
10 |
|
6 |
国际交流合作 |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规划》等要求,将国际化作为重大战略,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国际化办学品牌。 1.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园林技术专业教育项目,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 2.与德国巴伐利亚特里斯多夫农业教育集团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机制,开展园艺专业、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共建。 3.搭建中非合作交流平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加盟温州中非商会,对接走出去企业,探索中非合作交流途径。 4.加强教师出国境访学进修,选派专业(管理)骨干赴澳大利亚、捷克等进修与交流。 5.围绕重点学科,利用世界温州人大会、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等资源,邀请国境外专家来校开展讲学和科研合作。 |
10 |
|
7 |
隆平学院建设 |
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等相关要求,发挥学校农科教一体办学优势,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力争为国内高职提供借鉴。 1.以隆平学院为载体,深入开展农类专业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2.组建隆平学院班,在大三学生中联合开展岗位方向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 3.打造政校企共建的优质培训项目及课程,共同推进家庭农场主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4.共同打造农民培训信息化平台,推进“云上智农”平台在浙江的应用。发挥院士工作站和袁隆平的学校首席顾问优势作用,加强科研深度合作。 |
10 |
|
8 |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一)大拆大整工作和校园三期、扩建工程 1.根据市委大拆大整要求,协助属地政府做好危旧房征收、拆迁,配合广化南路建设。 2.三期北校区工程总建筑25916.5平米(不含地下室),包括学生宿舍、综合楼等。计划投资13584万,工期3年。全年计划投资2608万。 3.三期南校区工程总建筑28493平米,包括2幢科研大楼及附属等。计划投资10781万,工期16个月。全年计划投资4000万。 4.校园扩建项目建筑70000平米,计划投资50000万,年内完成项目可研报告批复。 (二)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 科教区畜禽区工程是科技园第二阶段建设内容,工程概算7699.86万。今年完成科教区畜禽区附属和设施采购、安装、调试,全年计划投资1800万。 1.完成科教区畜禽区附属及绿化工程。 2.完成科教区畜禽区工程竣工验收。 3.完成科教区畜禽区入驻设施设备采购、安装、调试。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