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督考网  ->  考绩工作  -> 正文考绩工作

市文明办2017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完成情况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8日 来源:

序号

项目名称

2017年工作内容和目标、工作举措、进度计划

完成情况

1

亮点

项目

文明城市2.0升级行动

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为目标,联动推进全域文明创建,着力培育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示范文明城市,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创建高水平常态化发展。

1.召开文明委全会,动员部署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抓好创建工作协调、指导和督查、督办工作,建立创建迎检工作定期通报点评制度。

2.开展“深化文明创建,提升城市品位”专项行动,制订考评办法,每月对主城区29个街道开展考核、排名。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加强公益广告宣传,高标准设置,全方位覆盖。

4.深化“书香文明”品牌,将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普及全民阅读,提升城市文化厚重感。

5.出台《2017年温州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每季度对县(市、区)进行测评;加大对乐清、瑞安创建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和泰顺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工作指导督促力度。

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受到中央表彰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1.周江勇书记主持召开市文明委全会进行动员部署。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两期电视问政,督查暗访覆盖21类3700多个(次)测评点位,下发整改通知135份、立行立改问题1000余处。

2.推进专项行动,深化市区130条示范路“路长制”,对29个重点街道实施联考每月排名公示,并约谈后进街道。推进开放式街区交通微循环建设,建成微循环片区30个,做法全省推广。“像治水一样治理小广告”取得突破,共查处案件8216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6人。

3.推进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建立完善规范发布、监测通报、监督考核等制度,征集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实现新闻媒体和社会媒介全覆盖,公益广告占比率达30%以上。

4.把“书香文明”纳入考核,深化“悦读悦文明”活动,“城市书房”成为城市公共文明地标,牵头打造首批BRT“城市书巢”35个,构建城市文明阅读体系。5.全域创建取得硕果,瑞安市获县级全国文明城市,乐清市、泰顺县获省示范文明城市(县城),乐清市、平阳县获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全省首创《温州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委托第三方开展季度测评,督导推进工作落实。

2

移风易俗推广行动

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六大行动”,把“反对铺张浪费、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树立厚养薄葬、婚事俭办新风尚。

1.上半年,加强调研指导,总结培育一批先进典型。召开全市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任务。

2.深化“乡风评议”活动,全年针对农村社会风气风尚的突出问题,以诚信、友善、勤俭、孝敬等为主题,引导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群众自觉修身、自我管理。

3.深化“五美”乡村创建活动,突出抓好“五个一”建设,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公益宣传、村规民约、乡风评议、志愿服务、家风家训等,评选表彰一批“五美”乡村示范村、精品村和先进村,推荐产生新一批全国文明村镇和浙江省文明村镇。

移风易俗成为全国三大试点城市之一,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中央文明办专刊宣传“温州经验”,原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点赞温州工作,周江勇书记等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肯定。

1.出台《整治婚丧礼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实施意见》,实施六大专项行动。培育打造了丧事简办“乐清模式”、殡葬改革“永嘉经验”等示范样本,形成了丧葬礼俗整治“五个不超、五个禁止、五个规定”等制度约束,破解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顽疾。在瑞安、乐清分别召开全市移风易俗工作现场会、推进会,及时推广经验做法。

2.深化“乡风评议”活动。加强“一约四会”建设,引导各村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目前全市有91.6%的村已修订完成。普遍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和红白理事会,总覆盖率达98%,制定实施细则,对红白事的范围标准作出合理规定。

3.把移风易俗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小城镇文明行动考核,推动五美乡村、文明村镇等系列创建。创成“五美”乡村示范村19个、精品村21个、先进村17个。文成玉壶镇创成全国文明镇,瑞安市陈岙村等8个村创成全国文明村,浙江省文明镇5个、浙江省文明村34个、温州市级文明村160个。

3

“好人温州”引领行动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通过推荐评选表彰“温州好人”,全国、省、市道德模范,树立道德楷模,形成“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1.建立乡(镇、街道)、县(市、区)、市级部门三级推荐机制,出台《温州好人推荐评选活动方案》,建立每月一评机制,彰显“好人有好报”价值导向。

2.以善行天下为导向,立足本地,面向国内,辐射海外,扩大拓展道德典型选树范围。

3.深化“最美温州人-温州好人”、做好全国、省、市“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宣传活动,推广以红日亭为代表的民间慈善,积极开展身边好人巡回交流活动、好人走访慰问活动,营造浓厚“好人氛围”。

4.办好《温州好人》电视专栏、网上“温州好人馆”,扩大“最美温州人——温州好人”知晓率和影响力。

道德群像“全省之最”,培育各级道德典型近千人,累计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0人、“中国好人”36人、“浙江好人”98人,入选数居全省第一。

1.好人推荐机制四级联动。出台《2017年度“最美温州人——温州好人”推荐评选活动方案》,健全每月一评机制,持续开展“温州好人”等系列评选活动,姚玉峰、吴国彪获评浙江省道德模范,王珏、陈莹丽、姚玉峰提名“浙江骄傲”。

2.好人选树范围拓展至国内外。联合发动外侨办、经合办等部门,将国内外温州人纳入到温州好人评选范畴,选树了马立招等海内外“温州好人”12人。

3.帮扶机制日趋完善。开展“公民道德日 礼敬温州好人”等系列关爱活动,策划组织陈莹丽事迹宣传等宣教活动,培育“兰小草”为代表的隐善现象继红日亭民间慈善后再成城市道德地标。同时,首推道德信贷机制,已向“温州好人”授信104户、发放贷款2232万元,最高个人授信额度达100万。

4.宣贯方式日益丰富。全国首创《好人好报·公益报时》栏目;《温州好人》电视栏目荣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十优栏目;与中山大学调研完成《构筑“温州好人”道德生态系统》课题;建成网上“温州好人馆”;联合市文联开展“名家翰墨赠好人”活动。

4

未成年人“道德+”行动

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为导向,根据《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要求,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强化道德体验实践活动,净化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1.协调、督促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各项测评指标。

2.承办全国未成年人网络春晚和全国小主持人总决赛。

3.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清明祭英烈”、 六一“争当美德少年”、七一“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及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建军90周年、十一“向国旗敬礼”签名寄语等阶段性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优秀童谣”征集传唱等活动。

4.组织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5.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以校园文明礼仪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6.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净化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社会文化环境。

未成年人工作“全国先进”,2017年首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是我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城市。

1.率全省之先对县(市、区)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组织第三方对各地进行测评排序通报,形成你追我赶态势。

2.作为首个地级市成功举办全国未成年人网络春晚和全国小主持人总决赛,斩获全国组织奖、全国性大奖5个,获中央文明办点赞肯定;“小星话筒看温州”等活动好评如潮。

3.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市180万余人次以不同形式参加“清明祭英烈”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童谣征集传唱,累计收到童谣作品667首,评选出《磨豆腐》等一批获奖作品。

4.组织表彰先进县(市、区)5个、先进单位51个、优秀阵地48个、先进个人84名。5.制订《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广泛开展争当美德少年、尊敬师长等德育实践活动,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瓦市小学荣获首批全国文明校园荣誉。6.牵头开展网吧、校园周边专项整治行动,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市900余家网吧、1900余家文具店和音像书店进行整治督查,取缔违规违法经营网吧、文具店121家,有力净化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环境。

5

“做文明有礼温州人”全民行动

以“做文明有礼温州人”活动为载体,集中力量解决市民行为习惯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倡导文明新风,力争使市民文明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全国文明城市保牌进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1.以礼让斑马线为重点,开展“乱过路”专项整治,提高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守法率。

2.研究制订并下发《温州市深化“做一个文明有礼温州人”系列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3.开展文明素质提升宣讲“四进”活动。推动文明素质提升宣讲进“机关、学校、社区、家庭”,进一步普及文明素质提升相关知识。

4.开展正反典型宣传曝光。在市属主流媒体开设专栏、专刊,发动市民对文明行为点赞,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评议。

5.开展“文明畅通交通、文明点亮旅程、文明节俭用餐、文明和谐你我”四项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市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

城市文明品质“百姓点赞”,全省首创城市文明交通指数测评体系,礼让斑马线获群众好评、获省文明办批示肯定。

1.组织开展“文明交通 全民共创”主题实践活动,公交车礼让率达98%以上,出租车礼让率达70%以上。将47家企业9300余辆运营车辆,105家市直部门10577辆公务人员私家车纳入信息系统,每月进行违法信息通报。

2.制定下发《温州市深化“做一个文明有礼温州人”系列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3.走进“机关、学校、社区、家庭”,组织文明素质提升宣讲“四进活动”10余场,发放“做文明有礼温州人”宣传折页10万余份。

4.举办首届市民手机摄影大赛,在主流媒体开设“读城记”“文明实验室”专刊,利用温州文明等公众号开设专栏刊播100余期,广泛开展不文明行为曝光、文明行为点赞活动。5.开展文明畅通交通,据全国百城交通拥堵排行榜中,温州从2014年全国第8位下降到现在第61位。开展文明点亮旅程,对全市旅游企事业单位开展督查,共查出问题单位50余家。开展文明节俭用餐,向全市1万余家餐饮企业、小餐饮店发放“不剩饭不剩菜”宣传画10万张。开展文明和谐你我,以鹿城区为试点,每月11日、22日开展排队日、让座日活动。

6

“第三课堂”品牌行动

拓展优化未成年人课后和节假日的活动阵地,构建“一校一品牌,一社一特色”的活动阵地品牌,丰富未成年人文化娱乐生活,解决未成年人课外和节假日的失管失教问题。

1.建好阵地。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建设一批精品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和“春泥计划”活动阵地、心理健康辅导站(室),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

2.管好阵地。指导、督促各类活动阵地的加强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暗访、评估、考核、通报及第三方测评等措施,规范各类活动阵地常态化科学运行。

3.用好阵地。充分利用各类活动阵地广泛开展“学习雷锋”“日行一善”、小小志愿者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缤纷冬(夏)日、快乐假日系列体验实践活动,发挥各类活动阵地的最大社会功效。

建成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社区春泥计划阵地、心理辅导站(室)等数量居全省第一。

1.阵地建设总量全省第一。建成社区“春泥计划”活动阵地892个及活动点3982个、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252所、县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站)11个、心理辅导室281个,数量全省领先。

2.阵地管理经验全省推广。制发《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考核管理评估办法》,委托第三方对实施“春泥计划”的社区、活动点及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开展动态暗访、评估考核、测评通报。全省“春泥计划”实施工作暨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管理培训会在温举办。“四品八德”德育工作品牌全国首创。

3.阵地活动成果全国领先。创新启动“春泥计划”学生社会实践职能平台,汇聚“庆年坊科普实践中心”“红日义工亭”等26个实践基地、41个实践课程,有效破解社会实践资源信息不对称问题;利用道德馆、青少年宫等各类阵地,组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132万余人次,解决部分中低收入家庭孩子在节假日失管失教问题。在全国“绝活传承者”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评选活动中,温州获得6个全国性奖项、占获奖总数1/4,市文明办获“优秀组织奖”。

7

“家文化”传扬行动

以“温州一家人——家有家风”为主题,积极构建“家文化”培育传承格局,开展“温州一家人——家有家风”系列活动,推出一批“最美家庭”典型,组织开展“五进”实践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共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千万家庭。

1.出台《温州一家人——家有家风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及职能任务分解表。

2.深化宣传,挖掘鹿城驿头程氏千年祖训、龙湾英桥王氏家训、楠溪家训等家风家训,在媒体开设“温州好家风”专版。

3.组织开展“五进”实践活动,开展系列评选活动,遴选推出全市优秀家训和家风故事,并编辑成册。

4.开展优秀家风家训媒体行,组织媒体记者深入机关、企业、学校、村居、百姓家庭、街头巷尾等采访报道,不断推出优秀家训和家训故事。

家风家训“百花齐放”,龙湾英桥王氏家训、文成刘基家风家训历获中纪委点赞。

1.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温州一家人——家有家风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纳入县(市、区)文明办年终考核工作。全市开展“学家训 传家风 育美德”等主题活动30余场,修订整理210份历史珍藏家训,推出10万户家庭家训。

2.强化专题报道。深挖鹿城驿头程氏千年祖训、龙湾英桥王氏家训等内容,探索瑞安家风家训口述历史项目,建成刘基家风家训馆,形成“春色满园”。开辟“温州好家风”专版,组织发稿28篇,点击量达60余万;在温州文明网等公众号设置“网上家风馆”专栏,刊发宣传报道55篇,点击量达100余万。

3.强化载体推进。启动首届好家风家庭“褒奖礼”活动,评选产生“好家风”家庭,在各地文化礼堂举行褒奖表彰,吸引近万名群众参加;开展“家风家训”好故事评选活动,收集家风家训文章100余篇,并汇编成册;推行民间道德设奖,全市已设5936个民间道德奖。

4.强化重点宣传。组织各级新闻媒体记者走访各县市区,重点报道了洞头“兰小草”家风传承、平阳寒门学霸系列家风等故事;其中瑞安湖岭亦垟村“重言行身教 传承好家风”寒假冬令营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8

小城镇文明行动

项目基本情况:以补齐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短板为目标,开展以“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办酒不铺张、邻里讲和睦”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文明行动,着力解决小城镇居民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标进度计划:

1.4月份,出台《温州市小城镇文明行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举措和工作要求。制订出台《温州市小城镇文明行动工作测评细则》,每季度对县(市、区)小城镇文明行动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开展交叉式抽查测评,推进工作常态化。

2.加强宣传引导,开展“文明知识巡讲”、“文明养成讨论”、“邻里守望相助”等系列活动。

3.11—12月份,组织开展“小城镇文明行动”互评互学活动,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并把小城镇文明行动工作成效列入群众性文明创建测评和年度考绩。

小城镇文明行动“人人关心,全民参与”。

1.推进工作常态化。出台《温州市小城镇文明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制订《温州市小城镇文明行动考核测评办法》和《测评细则》,采用交叉式实地测评、台帐审核、问卷调查等方式,在上半年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从8月份开始,每月对40个乡镇进行测评考核。对中心镇、城关镇、海岛和山区乡镇进行分类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指导工作。

2.推进工作载体化。围绕“文明知识巡讲”“文明养成讨论”“邻里守望相助”等主题活动,各地通过举办文艺汇演、召开村民会议、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刊播公益广告、开展志愿活动等形式,对小城镇文明行动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推进,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次。

3.推进评比多样化。将小城镇文明行动纳入《温州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文明村镇考核复评》,作为各地群众性文明创建测评和年度考绩的重要内容。8月份,在乐清柳市镇组织召开温州市小城镇文明行动工作现场会,对54个2017年度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达标计划乡镇、全国文明镇主要负责人开展交流互评。11月份,召开省级测评迎检工作会议,就重点指标、考核事项再对标再部署。

9

学雷锋志愿联盟行动

志愿服务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培育志愿服务队伍,以志愿服务制度化为目标,完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志愿服务指导协调机制。

1.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建立和出台十项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规范。

2.立体化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注册和平台建设

3.培育志愿服务文化,推进100个学雷锋服务示范站建设。

4.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100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建设。

5.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全面推进“万人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

温州“红日亭”获选全国学雷锋示范点,培育文明交通“大拇指”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30余万,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1.在窗口单位启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明确“有组织体系、有服务内容、有稳定队伍、有工作制度、有规范注册、有培训管理、有激励机制、有活动记录、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等“十个有”建设标准。

2.在全市金融系统率先试点“1+2+X”特色志愿服务模式,创新“一张清单”便民服务、两项“温暖回家路”主题志愿服务、若干自选志愿服务等举措,仅全市金融系统注册志愿者超1万。

3.推进100个学雷锋服务示范站建设。以环卫工人、走失儿童、迷路老人为重点,开展“大手拉小手·真情暖人心”等特色服务,共建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140个。

4.加速100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建设。出台志愿服务积分制,在全市1535个银行网点中,建成学雷锋志愿服务岗1220家,占比79.5%。5.深化“万人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全市注册志愿服务组织5498家,每月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达1000余个,月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万多小时。培育志愿服务项目获全省“四金一银三铜”,居历年之最。

10

文明单位示范行动

围绕讲文明、有公德、守秩序、树新风为目标,广泛开展文明社会风尚行动,使各级文明单位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兵。

1.突出思想道德价值内涵,深化文明单位创建“五个一”活动,将履行社会责任和引领社会风尚贯穿于文明单位创建全过程。

2.紧扣精准扶贫,深化“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围绕共建内容,精准发力,积极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3.着力把创建工作延伸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科技创新单位,组织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和浙江省文明单位申报和复评工作,推荐产生新一批全国文明单位和浙江省文明单位。适时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巡礼活动,集中宣传一批文明单位标兵。

4.加强督查指导,完善考核机制,推动文明单位日常管理创新,确保创建活动常态化和规范化。

全国及省级文明单位创成数“历年之最”。

1.开展“文明温州,我志愿,我行动”主题系列活动,创新“文明单位+”系列工作,设置道德讲堂分堂,建立文明单位清零重报,设置创建有效年限,加强特色指导服务,引领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共建文明城市。

2.深化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活动,首次引入15个行业文明单位与贫困山区农村结对;金融系统首创“互联网+扶贫”金融帮扶模式,建成653个普惠金融工作站;电力系统累计结对贫困地区50多个,帮扶资金约400余万元。开展“四千结对”活动,发动各级文明单位认领结对一个文化礼堂,各级文明单位“四千”活动结对数达1000余对。

3.吸引和培育“两新”组织和新科技企业等民营企业创建各级文明单位,2017年创成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等全国文明单位6家,复评合格14家;创成浙江省文明单位48家,复评合格263家。

4.出台《温州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率先在金融、电力、安监等行业系统组织开展“十美”文明窗口、文明标兵等系统创建活动,实施文明单位预申报制、社会责任报告制等,优化文明单位集中展示评审活动,体现考评工作的公正、公开和公平,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