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督考网  ->  考绩工作  -> 正文考绩工作

市委农办(市农业局)2017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完成情况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8日 来源:

序号

项目名称

2017年工作内容和目标、工作举措、进度计划

完成情况

1

亮点项目

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让百姓买得放心。

1.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推进绿色防控示范。打造11个整洁田园示范区,实现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70%以上、处置率90%以上,抓好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监测。

2.开展农产品进城、市民下乡系列活动。改造提升涉农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并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

3.发展农业大数据,3000家规模生产主体纳入温州智慧农业平台,打造全程可追溯的温州优质农特产品供应链。规模生产主体食用农产品加施标牌标识率达90%以上,新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2个。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存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全纳入环保在线智能化防控平台,“两追”创建摊位增加30%。

4.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榜”制度,深入开展“扫雷”行动,确保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率和出厂肉品检验合格率100%。

1.率先启动粮食功能区提标改造,粮食复种指数提高到1.67,绿色防控示范面积9.7万亩,最美农技员吴振我入选“全国农技推广十佳标兵”。建成11个整洁田园示范区,实现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80.35%、处置率96.41%,规范175个土壤污染监测点,率先启动农药监管服务示范县创建。

2.以“瓯农惠”形象标识,整体实施农产品进城、市民下乡体验活动,市区东部绿色优质农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开业。改造提升159个涉农乡镇快速检测室,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

3.温州智慧农业平台基本搭建完成。采集4558家主体数据,农资农药监管、畜牧生产过程监管、“瓯农惠”产销系统、农业应急指挥系统等大数据监管开始应用,率先实现全域主要食用农产品检测及加施合格证等身份标识上市,率先开展全市性的杨梅气象指数保险,新增2个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实施2个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361个存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全纳入智能防控平台,“两追”创建摊位增加3.06倍。

4.出台《温州市农产品安全红黑榜实施方案(试行)》,完成中央环保督查有关工作,挖出一个特大跨省制售假农药犯罪团伙。确保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率和出厂肉品检验合格率100%。

2

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是省委决策、全省统一行动的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1.制定出台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鼓励支持村集体发展物业经济等特色项目,深入实施“强村计划”。

2.坚定“强弱抱团”发展,全年减少集体经济经济薄弱村888个。

3.规范“三资”管理,确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换届如期平稳完成。

1.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建立并配强全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套出台《温州市集体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实施方案》、《温州市集体经济薄弱村退出报备办法》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消除薄弱村政策措施》等攻坚政策体系,全市实施“强村计划”实现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4534个(新增2260个村),占比从去年的38.6%提高到83.9%,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的2.14倍。

2.坚定“强弱抱团”发展,支持1262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项目建设,实行薄弱村转化“销号制”,提前全面消除170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

3.实施农村集体“三资”大数据监管,顺利完成全市5506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换届,村社党组织书记兼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的比例高达99.9%(提高了4.56个百分点),村社换届工作得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的批示肯定,受到省委通报表彰。开发“温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实时监测,做到数据留痕、动态管理、查有依据;发布2017年度各县(市、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标准,完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换届经济责任审计,抓好换届后续服务规范工作。

3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

温州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最艰巨的任务是扶贫攻坚。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推动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1.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落实好“一户一策”帮扶举措。6月底前,在全市范围内完成新一轮低收入农户认定工作。

2.全年完成异地搬迁17000人,支持文成、泰顺避震安居工程建设。严格落实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

3.实施产业帮扶,推进低收入农户精准扶贫保险,助推解决因病致贫等问题,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15%)。

温州精准扶贫、社会化帮扶经验得到上级的高度关注,全省第四个国家扶贫日活动成功在温举办,“依托温州扶贫互联网平台推进社会化帮扶认领活动”写入浙江省“扶贫日”文件予以推广。

1.实施“精准扶贫攻坚,实现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倍增”行动,高质量完成22.8万低收入农户认定工作,努力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率先出台全省首个财政资金折股量化扶贫试点意见,引导整合4350万元市、县财政资金,量化帮扶受益低收入农户3943户(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精准落实“一户一策”。

2.完成异地搬迁1.7万人,占全省1/3。累计下达1.2亿元市财政资金支持文成、泰顺避震安居工程建设。市本级扶贫资金首次安排1050万元、补助350户特困低收入农户实现安居圆梦。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

3.实施扶贫造血十大举措,全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16%(有劳动能力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20%)。探索精准扶贫补充保险,筹集2000多万扶贫资金,推行意外伤害和大病医疗补充保险投保人数20.2万人、投保率达88.6%,均居全省第一,切实为解决因病致贫问题再上一道“安心锁”。

4

“一区一镇”创建

创建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成为加强农业集聚发展平台建设的主要抓手。

1.全面推进第一批省级农业“一区一镇”建设,做好项目阶段性考核验收,积极申报争创第二批省级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

2.推进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示范创建,大力发展民宿经济、观光农业,培育提升乡村特色精品民宿示范点30个,推进民宿规范经营许可(或备案管理)率达到100%,全年实现农家乐(民宿)营业收入增长率达14%以上。

3.大力推进农业投资招商,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增省级示范性全产业链1条,新增省级出口示范基地1个。

1.3个现代农业园区(乐清雁荡山铁皮石斛现代农业园区、苍南沿江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园区)、永嘉县楠溪源头田园综合体项目)和4个特色农业强镇(文成二源、泰顺雅阳、平阳水头、瑞安马屿)先后获得省级立项,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已成为现代农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平台。

2.系统推进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示范创建。联合多部门成功举办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节,培育提升乡村特色精品民宿示范点30个,创成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实现农家乐(民宿)营业收入增长率达20.3%。规范民宿经济、观光农业发展,全力推进民宿行业治理,开展温州最美民宿评选,民宿规范经营许可(或备案管理)率达到100%。

3.成功引进现代农业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超亿元)24个,合计项目总投资41.8亿元。深入实施农业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土地流转等“安商”服务,紧盯特色产业链招商项目的动态管理,健全农业招商项目库和重大项目信息库,报送重大谋划项目12个。成功创建1条省级农业示范性全产业链和1个省级出口示范基地。

5

品牌农业发展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当前要突出解决农业品牌“低小散”的问题。

1.打造提升温州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4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个,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比率达50%以上。

2.积极利用农业大数据,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运营和管理,健全实体店与网店相结合的温州品牌农产品营销模式。

3.启动“温州早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申请工作,推进温州早茶、温州瓯柑市域公用品牌建设。

1.市本级扎实推进温州早茶、温州瓯柑、雁荡山铁皮石斛、温州杨梅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苍农一品”和雁荡山铁皮石斛成功注册县域农产品公用品牌。1个区域公用品牌及5家企业、2个产品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知名农产品,浙江一鸣公司在浙江农业品牌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泰顺百花蜂蜜获得浙江省蜂产品十大名品。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129个,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个,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比率达55.68%。同时,农业企业新增主板上市1家(国内宠物食品第一股)、挂新三板4家。

2.依托温州智慧农业平台,打造有“身份”的“瓯农惠”温州特色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全面联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初步形成“瓯农惠”线上平台+100个线下渠道的品牌推广体系,目前已筛选400个品类农产品,全面推进线上“瓯农惠”平台和线下实体店提货。市区东部绿色优质农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开业。

3.开展“温州早茶”标准制定工作,扎实推进“温州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的有关前期工作,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温州早茶节。以湿地瓯柑保护区为核心,启动“温州瓯柑”区域品牌核心区策划方案。

6

推广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农业智慧化,做好“互联网+渠道”这篇大文章。

1.完成3000家营销主体和300类农产品数据采集,推进“瓯农惠”等农业智慧平台建设。

2.实施智慧农机工程。推广水稻机械栽植面积35.2万亩,新增各类农机装备7500台套,建成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和基地15个,全面建成2个智慧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基地,完成国家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任务。

3.实施农业应急指挥系统提升建设。新建20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点。

1.温州市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V2.0开发完成,并被纳入《温州市“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7年)》。已完成4558家营销主体和400个品类农产品数据采集,农资农药监管、畜牧生产过程监管、“瓯农惠”产销系统、农业应急指挥系统提升等大数据监管开始应用。平台的“瓯农惠”线上线下品牌推广取得实质性成效,“阳光采购”系统完成中国银行和移动公司食堂的试运行,并先期在龙湾区教育系统食堂全面推广。

2.实施智慧农机工程。推广水稻机械栽植面积40.47万亩,新增各类农机装备8351台套,建成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和基地15个,全面建成6个智慧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基地,完成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三个试点中心立项。大力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实施粮食全程机械化促进、新农机引进示范、农机农艺融合、智慧农机推进四大工程,首次引进蔬菜移栽机、旱粮收获机,加快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轨道运输机、农业物联网装备和技术。

3.改造提升农业应急指挥系统,完成市本级指挥中心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应急指挥点)40个,并接入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

7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把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消灭劣V类水体”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1.制定出台年度行动方案,集中力量巩固提升治理成效。

2.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建制村1500个;

3.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标改造村106个;

4.全年化肥减量1700吨、农药减量20吨。

1.制定出台《2017年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温委农〔2017〕15号),自6月中旬起,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畜牧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百日攻坚”行动,激发村民参与治理,坚决合力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查工作。11月底完成全市核查工作。苍南中对口村智能垃圾分类回收促进源头减量的做法受到省委书记车俊的点赞。

2.采取前端分类简便化、中端运输规范化、末端处理科学化的多措并举,全市新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建制村1575个,完成率105%。

3.严格实行“人员准入+主材准入+全程闭水”质量管控模式,实现提标改造村的农户受益率达到80%以上、污水全面规范收集、管网工程延伸改造、终端处理扩容提标,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标改造村106个、新增受益农户31544户。

4.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和监测预警,实现化肥减量1744吨,完成率103%;实现农药减量26.1吨,完成率131%。

8

美丽乡村建设

以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为主要载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建成特色精品村100个;

2.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10条;

3.创建美丽乡村标杆乡镇10个;

4.新增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15个;

按照“全面部署、梯次创建”的思路,实施“全域精品化、沿线景观化、村庄景点化、庭院小品化”,实行市级指导组蹲点全程督导,首次创成省美丽乡村示范县1个(全省今年6个,竞争激烈,我市洞头区排名第2)。

1.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有机融合,建成特色精品村102个(其中省级30个),完成率102%。

2.着力在沿景区、沿产业带、沿山水线、沿人文古迹等区域,将特色精品村、景区村和历史文化村落串点成线,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13条,达到“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深化提升要求。

3.围绕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以乡镇为区块整体谋划打造,新创建美丽乡村标杆乡镇10个。

4.推进村庄生态化有机更新,保护与传承“乡愁”,新增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19个(其中重点村5个、一般村14个),完成率127%。

9

推进承包地确权和农房抵押贷款

我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去年通过国家验收,这是对温州改革“敢为人先”精神的高度肯定。继续以“确权、赋权、活权”为重点,努力再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新优势。

1.抓好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全年实现农房抵押贷款110亿元。

2.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全年实现农村产权交易10亿元。

1.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市农房抵押贷款余额114.96亿元,占全省80%以上。其中,乐清、瑞安分别在全国59个“两权抵押”试点中期评估列第1位和第2位。

2.全市已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其中:已开展土地确权行政村数4758个,占应确权行政村数的100%;完成承包方调查1266945户,占应开展权属调查家庭承包农户的100%;完成实测家庭承包经营耕地176.06万亩,占应开展实测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00%;完成审核公示行政村4697个,占应公示行政村的98.72%。土地仲裁规范提升,依申请新设立1个县级独立的农村土地仲裁庭(瓯江口)。

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温州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提交温州地方立法计划建议申报书,全年完成交易宗数1783件、交易额14.45亿元(累计46.25亿元);推广瓯海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已覆盖223个村,受惠农户7298户,累计激活农民资产26.82亿元。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村级资产资源合同专项清理,完成合同清理1408个村、清理合同总件数6185件,完成2147个村的财务审计工作。

10

深化“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发端于我市,写入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作为这项改革的“先行区”,必须不断深化创新,释放改革红利。

1.深入实施“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组织示范创建,加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10690人,推进农业经营体系转型升级。

2.推动每个县(市、区)组建2个以上区域性农业产业联盟。

3.指导推进各地完成“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体系改革省定任务。

温州市“三位一体”农民合作体系改革和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获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项目,项目试点工作得到中农办韩俊主任的批示肯定。全国发展“三位一体”合作暨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现场交流会在温州成功召开,浙江省委书记到会推介温州经验。

1.基本实现市级以上示范社成为提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服务的规范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新培育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9家、累计133家,新培育市级示范性合作社43家、累计300家。适应合作经营转型升级需求,创设生产型、一二三产融合型、社会服务型和综合型等4个培训班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12673人。

2.制定《温州市区域性农业产业联盟指导性意见》,每个县(市、区)都探索建立2个以上区域性农业产业联盟,全市合计23个。

3.以全国现场会召开为契机,较好完成“三位一体”改革省定任务。10个县(市、区)完成农合联换届改选;探索直接组建、供销社社有企业受托承担职能、其它合作方式组建等三种方法,建立县级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和农民合作基金,合计基金规模达2.15亿元,提升了基层供销社与乡镇农合联融合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