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督考网  ->  考绩工作  -> 正文考绩工作

市府办2017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完成情况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8日 来源:

序号

项目名称

2017年工作内容和目标、工作举措、进度计划

完成情况

1

亮点项目

信息惠民“四个一”工程

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国试点和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以政务服务网为依托,全面实施信息惠民“四个一”工程,努力做到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1.“一站查询”:5月底前完成“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指南梳理细化和上网公布工作;10月底前完成市、县两级政府网站向统一集约化平台迁移,实现政务信息一站查询。

2.“一网通办”:8月底前建立“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平台和网上办事平台,打通省、市部门自建网络系统的数据通道,推广网上申报、网上自动填表、网上咨询、网上支付等服务。

3.“一端服务”:依托统一政务服务移动客户端平台,分批整合推出55项常用手机便民应用,让群众点点手机即可办事。

4.“一库共享”:10月底前建立统一电子证照库系统,避免群众办事重复提交材料、证明、证件等。

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国试点,在全省率先实施“四个一”创新工程,获得省委车俊书记、袁家军省长视察和批示肯定,中央编办专门印发简报,中央、省级媒体跟踪报道,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全省典型经验进行介绍。

1.“一站查询”。全面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指南,5月份全部汇聚到“一站导引”系统。市、县两级政府网站10月份已迁移到统一平台,在中科院组织的绩效评估中,市政府门户网站在全国302个地级市排名第4、政务公开排名全国第1,冯飞常务副省长批示肯定,省府办发文向全省推广经验做法。

2.“一网通办”。“一窗受理”网上办事平台7月份实现市、县全覆盖,打通省、市部门自建的52个涉批系统,推出10321个网上申报事项、349个网上缴费及网上咨询、自动填表等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3.“一端服务”。推进部门移动应用向统一平台整合,推出交通出行、智慧健康、网上开证明等69项手机便民应用,今年网上服务人次超600万,是去年的3倍。

4.“一库共享”。8月份推出电子证照库系统,汇聚不动产、车辆等340种证照、批文数据统一开放共享,公安、公积金等12个部门利用共享数据核查,取消了原先需提供的纸质证明材料,每年减少群众跑腿200万次以上。

2

“八个倍增”决策辅助工程

为谋划“铁三角”的支撑载体和工作抓手,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攻坚促倍增”的思路开展深化研究,形成“八大攻坚”“八个倍增”目标体系,作为未来五年温州政府工作的核心载体,协助市领导加快推进。

1.开展可行性分析。根据市领导思路,细化提出“八大攻坚”“八个倍增”的具体项目、指标和任务,逐一测算和分析可行性,提出方案建议。

2.分解指标任务。按八个载体逐项分解年度指标任务,积极协调,及时交办督办,确保落地。

3. 深入调查研究。针对“八个倍增”目标完成的举措以及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系列调查研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供市领导决策参考。

1.研究提出目标任务,谋划工作载体。对温州过去五年经济发展指标做了深入比较评估,全方位对比杭州、宁波等地发展指标,提交《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铁三角”地位的支撑载体研究》等可行性报告,据此设计了“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精准扶贫、公共服务等“八个倍增”具体载体。研究提出,要巩固提升温州“铁三角”地位,5年内八个方面重点指标必须实现翻番,并需要年均15%以上的增幅支撑。

2.分解指标任务,实施督办落实。为实现年增速15%以上的目标,将八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写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市政府“134”责任机制跟踪督办。每季度对“八个倍增”动态信息进行分析,供市政府主要领导决策参考。

3.深入调查研究,持续跟踪服务。紧盯“八个倍增”目标,就“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企业上市、招商引资等重点难点任务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委托第三方智库开展温州城市国际化、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等重大课题研究。承担“新动能21条”政策具体起草工作,为全面推动“八个倍增”提供政策支撑。

预计今年八个方面指标均能实现15%以上增幅,其中企业上市、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指标增幅超过20%,为实现五年翻番目标开了好头。

3

民生实事督办工程

突出“问计于民”,通过广泛的公开征集,采取“群众点菜”模式,真正把群众最关心、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列入民生实事项目。精确分解、及时交办、全程跟踪督办,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实。

1.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集民生建议,严格筛选、充分论证,于市“两会”前形成2017年十方面民生实事方案。

2.按照“定时、定量、定人”的要求,于市“两会”后第一时间分解落实民生实事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计划。

3.完善全程跟踪督办制度。实行一周一沟通、一月一督查,通过实地督查、明查暗访、集中汇报等多种方式,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跟踪督办。

4.健全协调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实行一月一通报、半年一总结,确保民生项目在年前全面完成。

2017年省市民生实事45项指标,到年底已全部完成,其中提前完成41项,超额完成29项。

1.广泛征集、精心筛选。通过社会公开征集、部门定向征集、代表委员征询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民生建议。经全面梳理、严格筛选、充分论证,确定十个方面民生实事项目。

2.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制订工作计划。“两会”后第一时间分解落实责任单位,督促各牵头单位按照“定时、定量、定人”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各项指标任务、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处室,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3.强化督办、全程跟踪。通过上门沟通、下沉督查、集中汇报落实“一周一沟通、一月一督查”制度。组织开展年中大督查、互督互查和明察暗访活动,以领导带头督、部门联合督、整合社会力量督开展实地督查60多次,按计划全程跟踪、推进落实民生实事。

4.加强协调、破解难题。全面协调落实项目责任单位、资金、用地和审批问题,对困难问题实施分级协调,以常务副市长为总牵头领导,做好总体协调;相关副市长按分工各负其责,协调分管的民生难题;市府办协调解决面上具体项目难题。

5.定期通报、督促进度。每月定期通报民生实事进展情况,11月起每十天通报一次,全年共通报12期。强化考核,首次将民生实事列入年度考核内容。

4

大数据共享开放工程

统筹推进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以统一的政务云和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着力消除部门信息孤岛,打破数据壁垒,全面推动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应用。

1.完善机制,“让孤岛连起来”。完善政务云管理机制,加大部门专网和数据中心整合力度,年底前在云端运行的系统数量达到400个以上。

2.推进整合,“让数据跑起来”。实行政务数据资源清单化管理,分批编制数据共享目录,推进数据归集,年底前实现80%以上市级部门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共享。

3.推广应用,“让数据用起来”。8月底前建立统一数据共享服务和安全管控系统,11月底前推出统一数据开放平台,人口、法人、社保、民政、环保、地理信息等重要公共数据库实现全面共享,为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提供支撑。

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统筹推进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先后召开了40多次会议协调数据需求部门和数据提供部门数据共享问题,多次赴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数据管理中心汇报沟通争取支持,全力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生根。

1.连通信息孤岛。全面推行云计算服务模式,推动部门专网和信息化系统整合,目前已有573个信息系统迁移到政务云上,硬件设施利用率从原来的平均30%提高到70%以上。

2.推进数据整合。组织开展3轮数据需求调研,按清单化要求编制共享目录,目前80项群众办事常用数据已归集共享,44个市级部门(占市级部门的91%)已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共享。

3.加快数据应用。5月份同步推出数据共享开放服务平台、安全管控系统,8月份建立统一数据开放平台,并与省数据平台对接,人口、法人、社保、民政、环保、地理信息、标准地址等重要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已归集了1.35亿条数据实现共享,并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领域加快应用,目前对外开放数据接口145个,日均数据查询量1.2万次。

5

海陆空立体救援工程

积极引入新的空中救援力量,充分整合海上救援力量,进一步加强陆上救援队伍建设,有效、有序、有力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1.完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加强视联网系统建设,建立视联网应用机制,逐步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全面推动防灾、减灾信息共建共享。

2.继续发挥“东一飞”等国家专业救助资源的功能,积极吸引省航空护林队直升机入驻温州,大力支持金汇通航在温开展“空中110”应急救援服务。

3.有效整合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温州基地等单位的海(水)上救援力量,努力提升海(水)上突发事件的救援速度和联动成效。

4.积极推进消防、特警等陆上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卫生、住建等部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指导、管理,大力支持民间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专家的独特作用。

1.在全省率先完成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视联网系统建设,实现应急救援现场和四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指挥中心的视频、声音等信息共享;实现指挥中心直接指挥现场救援工作的联动功能,并在处置文成民房倒塌事故中,实现现场运用,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好评。

2.协调发挥“东一飞”的救援力量,今年来共参加27次应急救援,救助遇险人员12人。协调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公司的航空医疗救援站正式落户温州,并已开展“空中120”医疗救护业务。建立规划勘测无人机参加各种事故应急救援协作机制,增强空中救援力量。省航空护林基地(平阳)建设已得到省林业厅同意的批复。

3.5月份建立了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公救力量和民间志愿者救援力量的合作、联动、交流机制,实现了海上公救力量和民间海上救援力量有效结合,有力提升了海上应急救援联动成效。

4.完成了市本级5支骨干救援队伍,15支专业救援队伍, 1支综合救援队伍,24支志愿者救援队伍,1支专家救援队伍和全市应急救援体系联动网络建设。

5.“陆、海、空”立体救援合作网络建设为全国首创,受到国务院应急办的充分肯定和好评,温州的做法和经验已被国家级期刊《中国应急管理》今年第11期刊发向全国推广。

6

口岸扩能提质工程

以落实市委市政府2017年度口岸重要责任制工作为重点,加强口岸综合协调,深化口岸对外开放,提升口岸通关效能,加快口岸业务发展,全力助推开放型经济发展。

1.打造开放新平台。获批乐清湾港区乐电煤码头临时开放,建成三盘港对台小额贸易点,完成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提升改造。牵头抓好国际邮轮港对外开放启用验收,打通“最后一公里”。

2.构筑通关新优势。改进货物查验方式,启动状元岙港区H986大型查验设施建设;提高船舶查验效率,试点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规范口岸收费,对查验没有问题的外贸货物,免除吊装、移位、仓储费用。

3.培育口岸新业务。协调开通东南亚地区海上货运航线,拓展新加坡、泰国清迈等空中客运航线,提升海港、空港口岸发展水平。加快保税物流中心业务发展,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300万美元以上。

1.开放平台不断搭建。2月下旬,乐清湾港区乐电煤码头临时开放正式获批。8月底,三盘港完成对台小额贸易点建设,省商务厅正式批准三盘港设立对台小额贸易点。10月底,完成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提升改造。11月30日,温州国际邮轮港完成对外开放启用验收,并于12月9日顺利开启首航。

2.通关环境显著提升。4月初,状元岙港区H986查验设施建设正式启动。4月中旬,《温州口岸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机制》正式建立,并在状元岙港区率先开展试点。7月11日,《温州市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全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出台实施。

3.口岸业务有效拓展。温州海港口岸新开通至东南亚地区集装箱班轮航线,并新增日韩等地港口;至台湾集装箱班轮航线实现运力升级,新增宁波远洋班轮。温州航空口岸新开通至新加坡、泰国清迈、俄罗斯海参崴等国际客运航线。温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3月16日正式封关运营,今年累计进出口货值达960万美元,是全年目标值的3.2倍。

7

政务办公标准化智慧化工程

围绕“规范、高效、协同”目标,依托信息数据技术,完善政务流程,在全市政府系统推进办公标准化智慧化工程,确保各项工作衔接顺畅、高效运转。

1. 办公流程化。6月底前完成《政务工作流程汇编》,推广模板工作法,形成一揽子工作流程,建立全覆盖、清单化的办公标准化体系,从上至下统一规范办文办会办事流程。

2. 办公智能化。9月底前推广应用OA会议管理系统,正式启用电子印章,全面推行电子公文传输,引进讯飞同音翻译系统等信息化技术,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远程办公和全天候办公。

3. 办公协同化。推广钉钉即时通讯、微信工作法,打造交流互动、信息对称的网上工作平台。开展政府系统办公室业务轮训,形成上下协同、配合密切、对接顺畅的工作格局。

1.推进办公标准化,打造政务产品“流水线”。上半年,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开展办公室业务汇编,编制完成全覆盖、清单化的《温州市政府办公室政务流程汇编》,公文运转、会议办理、督查督办等10方面28项核心业务实现图表化、模板化、流程化作业。投用后,全市政府办公室系统规范化水平和效率大大提升,反映很好。

2.推进办公智能化,打造服务增效“新引擎”。省内率先开发会议管理系统,会议办理全过程OA智能管理。投用后,以传统公文交换形式承办的会议,数量剧降为去年同期的2成。引进讯飞听见智能会议系统,将语音实时识别为文字,把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录音整理任务解放出来,投用后共使用80多次,节省录音整理时间200多小时。电子印章全面推广,变“文件投递”为“数据跑步”,基本实现了文不过夜。

3.推进办公协同化,打造政令畅通“微政务”。在全市政府系统打造政务微信群,建立了全覆盖、网格化的“微信矩阵”,实现了政令秒传。今年9月,决定启动“泰利”台风应急预案,仅过10分钟,就通过微信群传达到所有村干部,不到半小时,一线图文消息就陆续上传。积极通过以会代训、上挂下派等形式开展业务轮训,召开了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形成上下协同、对接顺畅的工作格局。

8

信息辅政提升工程

围绕中心工作,全面收集、综合整理材料,及时向领导报送情况、问题及建议,进一步提升信息辅政作用。

1.创新服务载体。建立政务信息快讯报送制度,实现重要信息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建立企业信息直报制度,将企业转型升级情况及问题建议第一时间报送领导。建立重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速报制度,让领导第一时间全面掌握。

2.打造精品信息。做精做深信息,力争全年获得省领导批示30篇以上、国务院领导批示3篇以上、促进解决温州实际问题5个以上,全年刊出《要情》240期以上、《专报》200期以上,专报批示率25%以上。

3.创新工作机制。实行“百名信息员行家培养工程”、“全员办信息”、“优秀信息稿评比”、“月度小组例会”等机制,推进各单位建立系统和内部的两项信息工作制度,提升我市信息工作整体水平,提升考核位次。

1.创新服务载体。一是建立政务信息快报,第一时间向市领导推送重要涉温信息快讯44条。二是建立100家企业信息直报点,其中30家入选为省府办信息直报单位,相关工作得到省政府办公厅肯定。直报点报送信息152篇,为省市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比如《温州关于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约稿材料》获袁家军省长等批示。三是建立重要工作指标落实速报制度,及时呈报政府工作报告重要指标完成情况,为领导掌握工作动态提供信息服务。

2.打造精品信息。刊出《专报》202期,获市领导批示51件,专报批示率25.2%;《每日要情》242期,获市领导批示4件;《上报国办、省府办信息》1000余篇,获省领导批示45篇、国务院领导批示3篇,推动了相关工作和企业转型等7个实际问题的解决。

3.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实施“百名信息员行家培养工程”,开展培训例会、研讨信息稿190多篇,提升了信息辅政质量。二是实行“全员办信息”机制,多处室联合调研形成《最多跑一次改革“四个一”工程》专报信息获得省委车俊书记、袁家军省长的批示,让温州做法及时进入省领导关注视野。三是实行“优秀信息稿评比”、“月度小组例会”等机制,评出优秀信息稿36篇,提高了单位信息服务质量。

9

政务督查落实工程

按照“134”责任机制的要求,突出抓好政府重点工作、“三会一批”事项的跟踪督办,深化清单化管理,完善闭环式跟踪,改进互联网+督办机制,真正做到让政府和领导说话算数。

1.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制。细化分解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建立市领导、市直部门和县(市、区)三张重点工作清单;建立市政府“三会一批”事项督办清单。对工作清单实行动态管理、跟踪督办,全年完成率达95%以上。

2.落实分级督查协调制。根据督查事项难易程度,分别采取处室联动实地督查、部门协作联合督查、提请领导专项协调等方式,形成“大督查”格局,全面提高督查实效。

3.开展移动可视化创新。完善互联网+政务督办工作平台,改进移动督办系统,强化“三会一批”和重点督办事项清单管理功能,切实提高督查工作便利性,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移动式督办。

1.重点工作清单和三会一批事项扎实推进。建立“134”责任机制,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梳理上报省对市重点工作清单,编制市政府领导、部门和县市区三张重点工作清单,共计543项工作、1889条举措,并按照“每月督查、季度通报、年中滚动、年底交账”的要求,对重点工作清单实施跟踪督办。完善市政府“三会一批”督办制度,实行闭环、限时督办,共印发各类通报26期,办理省主要领导批示52件、市委书记批示269件、市政府“三会一批”事项489件,督办事项按期办结率达100%。

2.分级督查协调制度有序实施。根据督办事项难易程度,采取实地督查、联合督查和提请领导专项督查等,推动工作落实。组织重点工作半年度大督查,分11个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和重点部门开展实地督查,并认真抓好问题整改。积极做好“最多跑一次”改革督察整改、高教园区交通出行等7项专项督查,逐步形成大督查格局。

3.互联网+政务督办逐步完善。全面拓展移动督办功能,正式投用简化版手机移动督办子系统。改进政务督办主系统,新增通知公告模块,及时上传督办通报、公告信息,便于实时查阅。

10

建议提案办理双提升工程

针对新一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议题,以促进建议采纳、问题解决为抓手,以办理质量、成果转化双提升为目标,确保政府系统近1000件建议提案按时办复。

1.预审前移。建立建议提案审核分办小组,预分办与市“两会”同步完成,为各单位预留更多办理时间。

2.完善机制。强化承办单位领导领办制度,督促建立联络员制度,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建立疑难件裁定机制,力争6月底完成疑难件协商、裁定等,6月份全面启动办理工作。

3.创新方式。探索运用远程视频技术,提高面商率;采取提办互动、联合办理、分层督办等方法,确保8月份完成会办,9月份完成答复。

4.注重实效。深化办理“回头看”和评价等活动,推动一批办理承诺事项落地见效;筛选重点建议提案,联合人大、政协相关委室,开展深度调研,提高建议提案成果转化效果。

精心组织1376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提案交(督)工作,实现“三个历年最好”:即办理效率历年最好,按时答复率达100%;面商情况历年最好,总体面商率达96%,比去年提高9个百分点;满意度历年最好,代表委员评价反馈满意度达99.5%,其中代表建议办理市人大常委会表决赞成率达95.7%,比去年高出23.9个百分点,为历年最高。

1.建立和完善事权预审协商机制,抽调相关部门成立建议提案审核分办小组,在“两会”期间集中办公,实现建议提案预审、预分办与市“两会”同步完成。

2.狠抓建议提案督办。各承办单位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领办工作机制和联络员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建立疑难件裁定机制,6月6日完成疑难件调整周期并全面启动办理工作,比去年缩短了1个月。

3.扎实提升面商沟通效率。采用远程视频形式开展面商沟通,市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积极参与,获得代表委员的高度认可。8月6日完成所有会办件答复;9月5日完成市“两会”期间立案的所有主办件答复。

4.力推建议提案落地见效。连续呈报5期《百名代表委员建言动能转换》专报,得到周江勇书记等领导批示,推动了相关建议提案成果转化,共解决各类问题69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