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A类考绩单位2013年考核重点项目及目标任务
|
序号 |
单位 |
重点项目及目标任务 |
权重 (%) |
||
|---|---|---|---|---|---|
|
1 |
市 发 改 委 |
1.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0亿元(其中限上31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2%以上,其中生产性投入不低于30%。 |
50 |
||
|
2.市本级投资增幅与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步递增。 |
20 |
||||
|
3.我市省以上重点项目投资占全省重点项目投资(去掉省直投资部分)比重不低于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重。 |
10 |
||||
|
4.一季度出台项目审批、用地审批、政策处理等“多线”同步推进的政策措施,并在2013年全面实施。 |
5 |
||||
|
5.谋划明年限上投资项目计划4000亿元以上。 |
10 |
||||
|
6.完成各专项基金的发行。 |
5 |
||||
|
2 |
市 经 信 委 |
1.完成全市工业和园区投资900亿元,其中限上工业生产性投资570亿元;全市工业和园区投资增速42%以上,工业生产性投资42%以上 。工业投资在全省排位上升到第五位。 |
40 |
||
|
2.工业用地亩均税费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 |
20 |
||||
|
3.打造20个创业创新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除洞头外,其余县(市、区)各扩容改造提升1个以上特色产业园。 |
10 |
||||
|
4.完成工业供地10000亩。 |
5 |
||||
|
5.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1.8%;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控制在6%以内;完成省市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
5 |
||||
|
6.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0.82。 |
5 |
||||
|
7.全市中心镇、功能区应搞的产业集聚区全部开工。 |
5 |
||||
|
8.推进智慧城市和4G试点。 |
5 |
||||
|
9.与相关部门共同完成专项基金的发行。 |
5 |
||||
|
3 |
市 教 育 局 |
1.完成市本级教育系统投资25亿元;完成全市教育招商引资10亿元。上半年开工建设六艺苑。 |
40 |
||
|
2.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按计划推进(市区开工建设5所高等学校或校区,启动建设21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列入计划的县(市、区)各建一所高校。 |
20 |
||||
|
3.基本完成市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管理体制调整。 |
10 |
||||
|
4.推进第二批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300所,示范民办在校生数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
10 |
||||
|
5.2013年底各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评估验收。 |
10 |
||||
|
6.新建公办幼儿园15所,创建等级幼儿园80所。 |
10 |
||||
|
4 |
市 科 技 局 |
1.2013年开始申报国家创新城市试点,争取2014年进入试点行列;每个县(市、区)均要规划创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开区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每个县(市、区)完成1个科技孵化器建设;功能区、中心镇省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特色产业科技载体)覆盖率达到二分之一,市级全覆盖。 |
40 |
||
|
2.每个县(市、区)至少引进1个大专院校研发机构(项目),并确保落地。 |
20 |
||||
|
3.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目标:设立3个以上创新基金;募集5亿元科技创业投资基金,确保有10亿元投资项目开工。 |
20 |
||||
|
4.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全省排名每年前移一位。 |
5 |
||||
|
5.成功申报全国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 |
10 |
||||
|
6.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重与四城市差距缩减10%以上。 |
5 |
||||
|
7.支持高新区成功申报“新三板”扩容试点。 |
加分 |
||||
|
5 |
市 民 政 局 |
1.社区建设工作目标(全市95%社区建设基本实现规范化,星级社区达标率三分之一以上;11个县市区各启动5-10%社区自治选举试点;登记的社会组织增长30%以上,并提出分类指导办法;每万人社会组织数与四城市差距缩减10%以上。) |
20 |
||
|
2.一季度出台全市养老“1+X”政策性文件;养老机构建设目标(市本级建设1个、每个县(市、区)各建设1个护理型养老机构,完成投资7亿元;实现100%城市社区和50%农村社区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其余实现工作全覆盖;每千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继续保持领先四城市水平)。 |
20 |
||||
|
3.殡改工作目标(“三沿五区”坟墓生态化改造达到100%以上;完成全市公墓建设规划,并有三分之一落地开工)。 |
20 |
||||
|
4.完成市本级民政系统投资0.8亿元。 |
20 |
||||
|
5.大力推进民政综合改革,建设完善的民政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民政事业发展城乡一体化。 |
10 |
||||
|
6 |
市 国 土 资 源 局 |
1.完成耕地垦造5万亩。 |
30 |
||
|
2.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1万亩,力争1.2万亩。 |
20 |
||||
|
3.市区二三产返回地“转而未供”清理90%以上,解决二三产返还地历史欠债指标1/3。市区规划建成区范围的未征土地完成预征工作。 |
20 |
||||
|
4.2013年市区土地出让收入100亿元,土地指标向重点项目倾斜。 |
20 |
||||
|
5.上半年出台新的征地政策文件,明年开始实行。 |
10 |
||||
|
7 |
市规划局 |
1.围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适时深化基础设施类专项规划,增强控规弹性,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规划覆盖率100%。与发改委同步考核。 |
40 |
||
|
2.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按时办结率达到100%,民生工程、重点工程规划许可提前办结率达到100%,快速落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发改委同步考核。 |
20 |
||||
|
3.为我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城建档案数据等基础支撑:①开展1:2000航拍地图生产。②开展新一轮地下管线普查。③继续推进规划展示中心建设。④建成城建档案可视化查询平台。 |
20 |
||||
|
4.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争取上报至国家审批;牵头制定与总规相应的各专业规划和区域规划,市区完成与总规相应的规划全覆盖。 |
20 |
||||
|
8 |
市 住 建 委 |
1.全市新增农房集聚率5%,力争8%;全市城中村改造的户数达到应改总户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市区安置房交钥匙4000套。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与四城市差距缩减10%以上。 |
40 |
||
|
2.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目标:完成市区道路建设投资50亿元,实施市政道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按杭甬城区人均水平,每年提升三分之一;实施污水(污泥)处理项目50个、垃圾处置设施项目10个,开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4万平方米,市区开工建设公共停车泊位10000个,建成5000个。完成市区停车位清查及车位信息系统建设。 |
30 |
||||
|
3.各县(市、区)“四策合一”政策体系确保一季度到位,制定出台旧厂房征收补偿政策规定并实施。 |
10 |
||||
|
4.基本解决城市建设历史遗留问题。 |
10 |
||||
|
5.在城市市政建设中更好地体现历史及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出台相应的文件要求。 |
5 |
||||
|
6.与相关部门共同完成专项基金的发行。 |
5 |
||||
|
9 |
市 城 管 与 执 法 局 |
1.全市拆除违法建筑150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完成50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六先拆”,主干道基本建成无违建道路,并推进街景立面改造。出台办法,每季推进市、区、街道三级各十大最丑立面整治工作。与有关部门共同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
30 |
||
|
2.以“三个100%”为目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3%。 |
20 |
||||
|
3.市区新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平方米(2013年底人均达18平方米,力争达到20平方米)。完成10大山地公园开园、119个滨水公园开园;基本完成所有滨水宜建公园区域公园化改造。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今春基本完成市区绿化补植调整工作。 |
30 |
||||
|
4.完成规划建成区范围内“四边三化”治理工作目标。 |
20 |
||||
|
10 |
市 交 通 运 输 局 |
1.完成全市交通投资20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80亿元,普通公路完成投资53.35亿元。 |
60 |
||
|
2.完成交通绿道建设1035公里,其中市级535公里,县级500公里。形成宣传图册并上网向外推介。 |
10 |
||||
|
3.全市港口投资完成25亿元。 |
10 |
||||
|
4.实施快速公交畅通工程17个项目,完成投资10.73亿元;公交分担率提高3个百分点。 |
10 |
||||
|
5.(1)建成交通信息综合智慧中心;(2)高速公路ETC完成发卡量增加2万辆;(3)市区所有出租车推广使用市民卡刷卡付费;(4)建设公交调度指挥系统,完成2条客流较大的道路沿线公交停靠站台和100辆公交车智能化建设;(5)完善和扩大市区公共自行车使用区域,新增公共自行车点240处,自行车8000辆。 |
10 |
||||
|
11 |
市 水 利 局 ︵ 珊 溪 水 利 枢 纽 管 理 局 ︶ |
1.完成全市水利项目投资120亿元,力争135亿元。 |
50 |
||
|
2.完成围垦面积19.3万亩,完成投资56亿元。 |
20 |
||||
|
3.基本完成珊溪库区整治工作,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提前3年完成总量削减目标;“五大”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12亿元,珊溪水库水质有较明显提高。 |
5 |
||||
|
4.全面启动38项水利重点项目前期(总投资计划719亿元)。 |
10 |
||||
|
5.推进沿海适宜区域的潮汐等新能源、生态文明建设,完成规划并进入国家规划。瓯飞潮汐电站完成立项。 |
10 |
||||
|
6.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与四城市差距缩减10%以上。 |
5 |
||||
|
12 |
市 商 务 局 |
1.完成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增长50%以上。外资占全社会限额以上投资比重达到全省平均值。 |
50 |
||
|
2.进口总额增幅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重点打造高端消费品进口基地,引进飞机、红酒、皮革、珠宝、名包、服装等高端消费品品牌进口基地落户温州。 |
20 |
||||
|
3.全市市场建设开工10个。改造提升新建特色街区5条。 |
15 |
||||
|
4.举办国际性会展活动5次。 |
10 |
||||
|
5.与相关部门共同完成专项基金的发行。 |
5 |
||||
|
13 |
市 卫 生 局 |
1.完成市本级卫生系统投资11.3亿元(新增的直接招商引资项目产生投资可以计入此项,但不能与第二项同时计算)。 |
35 |
||
|
2.完成招商引资10亿元,社会资本办医工程项目建成开诊3个,开工建设4个,项目落地9个;推进医护结合型、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年内争取有项目落地。完善出台社会力量办医相应政策,全国社会力量办医会议在温召开。 |
20 |
||||
|
3.全面推进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全市所有中心镇(街道)要逐步实现等级化,2013年创建20个具有二级乙等水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2014年实现达标率90%以上。完成农村新社区卫生室规范管理办法,按照“1+X”模式两年实现全覆盖,2013年创建200个农村新社区示范卫生室。每千人医疗床位数与四城市差距缩减10%以上。 |
15 |
||||
|
4.全面推进医改工作。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市级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建设。 |
15 |
||||
|
5.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验收。 |
15 |
||||
|
14 |
市 环 保 局 ︵ 温 瑞 塘 河 保 护 管 委 会 ︶ |
1.完成全市环保基础设施投资52亿元。 |
30 |
||
|
2.完成6大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方案,年底前除拟入园的企业外,原地整治的印染、造纸、制革、化工企业完成整治并通过县级人民政府验收,平阳制革行业、永嘉造纸行业通过市政府核查验收,合成革业整治全面启动;启动印染行业园区建设,并确保开工;制定并落实全省领先的长效管理办法,继续提升电镀行业污染整治成果。 |
20 |
||||
|
3.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指标分别下降2%、2%、3%和3%以上。 |
20 |
||||
|
4.完成市区塘河黑臭河道治理16条,新开工治理10条。市区塘河高锰酸钾指数稳定在三类水,每年氨氮下降15%以上,总磷下降10%以上。建立全市河道治理责任体系。 |
10 |
||||
|
5.国模指标24项达标、2项基本达标,通过省环保厅国模技术预评估。 |
10 |
||||
|
6.城市建成区外“四边三化”基本整治到位。 |
10 |
||||
|
15 |
市 海 洋 与 渔 业 局 |
1.完成项目用海报批10000亩。 |
40 |
||
|
2.开工建设温州海洋研究院、海洋大楼,启动筹建海洋学院(可引进或者民办),建成海洋事业发展中心。 |
20 |
||||
|
3.落实国家海监基地、渔政基地项目落地。 |
10 |
||||
|
4.完成市本级海洋渔业系统投资2.7亿元。 |
20 |
||||
|
5.推进适宜区域的以潮汐发电为引领的碧海工程建设并列入国家规划。 |
10 |
||||
|
16 |
市 金 融 办 |
1.全市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0家以上,资本总额达140亿元。积极推动民间资本参与设立各类地方金融组织。加快推进9个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工作,确保4家挂牌,年底总数达6家。 |
30 |
||
|
2.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改革规范试点工作,2013年争取改制规范500家,推动50家优质企业登记托管、挂牌交易。 |
30 |
||||
|
3.初步建成非现场监管系统。开展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寄售行、投资(咨询)公司等各类机构的专项检查,检查面达20%。完善“温州指数”发布体系,开发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软件,2013年元旦开始实时发布。上半年发布全国性的温州指数。 |
20 |
||||
|
4.推动在温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金融综合改革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1+4”金融服务创新方案。设立小微企业再担保中心,设立民资中小企业应急转贷中心,设立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 |
10 |
||||
|
5.全市新增6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年底总数达10家,实现各县(市、区)机构全覆盖。全市新增3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年底总数达6家,推进区域性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全市服务全覆盖。 |
10 |
||||
|
17 |
市 经 合 办 |
1.完成全市国内招商引资确保300亿元,力争400亿元。 |
70 |
||
|
2.基本完成异地商会规范化(场地、队伍、组织、运作机制)建设,地级市城市组建温州商会覆盖率达到80%,建立10万名在外优秀温商信息库,覆盖在外资产1/3以上。启动建设10家示范性异地温州商会会馆。 |
20 |
||||
|
3.基本完成市县镇三级及部门招商体制规范化建设。 |
10 |
||||
|
18 |
市 委 农 办 ︵ 市 农 业 局 ︶ |
1.农业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0亿元。 |
40 |
||
|
2.新增土地规模流转(单个项目20亩以上)5%以上,实现整村流转100个;新增500亩以上(林地、农地一并计算)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100个。配合完成农房改造集聚率5%以上。 |
35 |
||||
|
3.改革工作目标:新组建资金互助会100个,并完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三级流转平台组建到位;股权确权发证100%;地改确权发证2000个村。 |
20 |
||||
|
4.与相关部门共同完成专项基金的发行。 |
5 |
||||
|
19 |
市 台 办 |
1.全市台资合同引进1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5000万美元。至少引进1个农业、教育、旅游、医疗、养老领域的台资项目。 |
40 |
||
|
2.力争完成海峡两岸(温州)经贸合作区报批。每个县(市、区)建成各1个市级以上对台合作平台,对台工作主要部门条线均有一项及以上的对台合作项目,基本形成“一区多园多业”格局。 |
20 |
||||
|
3.推动国家级对台重点活动载体在温落地。 |
20 |
||||
|
4.完成市县镇三级和市级重点部门对台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 |
20 |
||||
|
20 |
市瓯飞开发建设管委会 |
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 |
30 |
||
|
2.完成瓯飞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并列入国家海洋局试点。 |
30 |
||||
|
3.开工建设碧海工程和海洋体育公园。 |
20 |
||||
|
4.推进以潮汐能为引领的海洋资源开发,年内项目获批。 |
20 |
||||
|
市属国有企业 |
|||||
|
1 |
市城投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08亿元。 |
|
||
|
2 |
市公用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3亿元。 |
|
||
|
3 |
市现代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 |
|
||
|
4 |
市工业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5亿元。 |
|
||
|
5 |
市金投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8亿元。 |
|
||
|
6 |
市交运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1亿元。 |
|
||
|
7 |
市交投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9亿元。 |
|
||
|
8 |
温州机场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1亿元。 |
|
||
|
9 |
温州港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5亿元。 |
|
||
|
10 |
温州建设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 |
|
||
|
11 |
市铁投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5亿元。 |
|
||
|
12 |
市农投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8亿元。 |
|
||
|
13 |
市名城集团 |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77亿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