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温州督考网 > 互看互学

文章正文

“互看互学”活动鹿城区汇报材料

中共鹿城区委副书记、鹿城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朱崇敏

2011年12月07日 16:53:41    来源:温州督考网    字体:

  常言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今日我们聚首,议家事、谋国事、胸怀天下事,共同谋划我们家园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在“创首善之区•建幸福鹿城”的新征程上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开启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的新篇章。四天来的“互看互学”,既看到了兄弟县(市、区)高瞻远瞩的大规划、气势磅礴的大项目、日进千里的大力度,更深切感受到了鹿城肩负的中心城区先行、现代都市引领、转型跨越率先的重任和压力。但我们把责任和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以大破大立的闯劲、脱胎换骨的狠劲和永不言弃的韧劲,展现鹿城精神、拼出鹿城速度、创出鹿城效益,共建共享一座首善之城、幸福之城。下面,我分两方面简要汇报:

  一、今年工作进展情况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着眼开好局、创新局、谋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个走在前列”的指示精神,特别是通过“互看互学”活动的大比武大练兵大竞技,全面激发了广大干部比学赶超、大干快上的火热激情,开创了革故鼎新、创优拓新的崭新格局,工作干劲、工作力度、工作成效都得到较大提升。具体概括为“五个二”:

  第一个“二”就是“二统”,即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以“全域同城”理念为指引,以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为抓手,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路径,大市域推进“村房两改”、“三分三改”等系列举措,8个“村房两改”集聚区进场施工,47个城中村改造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城乡一体的美好愿景已跃然眼前。同时,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绝不牺牲社会利益、环境利益、群众利益去换取经济一时增长,确保每一个经济增长点都转化为社会进步点,每一项发展成果都由人民群众共享,今年我们把新增财力的9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把投资总量的60%以上投向公共服务,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互促共进、并驾齐驱。

  第二个“二”就是“二稳”,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经济金融秩序稳定。我们始终把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作为抓发展、促转型的首要前提,特别是在今年行政区划大调整、各级组织大换届、体制机制大改革的形势下,我们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调整,行政区划由年初的21个乡镇街道调整为目前的1镇7街(8个功能区),20个指挥部整合撤并,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切实做到队伍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同时,深入开展企业服务、项目建设、信访积案化解“三百”攻坚活动,通过深入企业走访、加强政银企对接、调拨应急资金等举措妥善处置局部经济金融问题,中央省市三级交办的16件信访积案全部结案,刑事接警数同比下降29.3%,破解了久拖14年未决的江滨路鹿城段工程等大量历史积案和遗留问题,社会政治大局和经济金融秩序保持了总体稳定。

  第三个“二”就是“二大”,即固定资产大投资、发展环境大整治。我们秉承“今天投入就是明天产出后天发展”的理念,始终做到舍得投、敢于投、全面投。1-10月份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79.7亿元,同比增长118.7%,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市第二、第三,投资率为38.7%,创五年来新高。28个重点项目和“双十大工程”分别完成投资额35.2亿元和42.6亿元,全区累计新开工27个项目,特别是汇昌河区块建设工程、仰义至双屿段公路改建工程到10月份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的214.3%和125%,按照“百年一遇”标准建设的沿江防洪堤实现全线闭合。在狠抓投资的同时,把改善环境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抓,坚持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两手抓、两手硬”:通过抓“两无、两化、两沿、两拆、两绿”优化有形环境,1-10月份,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46.92公顷,相当于过去3年总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8.44平方米、公园绿地提高到5.3平方米。完成拆违量近200万平方米,达到拆违任务总量的近40%;通过树立“服务为上、效率为先、大爱无疆”的理念优化无形环境,以开展破难攻坚“七大行动”重塑城市发展环境,以全面推行即办制、审批流程再造重塑政府服务环境,政府提速提效30%,以大力弘扬处置“7.23”事故过程中展示出的全城同心、全城驰援的大爱精神提升了温州人的美誉度。第四个“二”就是“二保”,即保民生、保落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年度“十大民生工程”,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全面推进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公共产品供给更加充分、更加均衡,城区新增5大公园、31个健身场所,所有小学均纳入集团化名校管理,竣工及在建的中小学校舍面积达6.34万平方米,建成32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荣获“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称号。狠抓干部的思想进位、决策部署的刚性执行、重点工作的倒逼落实,深入开展“创首善、争一流”思想进位大讨论,对年初确定的15个重点项目和18项条线工作进行专门督考评比,确保每项工作均在干部群众的监督下落实到位,全区上下比干劲、比业绩的热潮空前高涨,“白加黑、五加二”成为工作常态。

  第五个“二”就是“二构”,即推进产业重构、体制重构。按照8大功能区的功能定位,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做强服务业“首位经济”,提高轻工产业园区、中国鞋都、总部经济园等主要园区的产业集中度,带动三次产业走集聚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54.2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315.56亿元,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三,占全市总量的30.6%,并创成首幢税收超亿元楼宇,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0.2︰30.3︰69.5,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抢抓市区体制调整的机遇,加快推进区街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创新行动,新组建鹿城城市发展公司等4个投融资平台,理顺建设管理体制。创新了街镇虚拟财政体制,财力向基层倾斜,街镇对辖区各项事务的调控能力空前增强,积极探索推行大社区体制。

  二、明年工作初步考虑

  2012年是党委、政府换届后的开局之年,“高山必伴深壑”,鹿城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中心城区的优势、实力先发的优势、资源洼地的优势),也有无可规避的致命缺陷(缺乏支撑转型发展的大平台大项目大空间)。尽管2012年是玛雅预言所说的地球毁灭年,但是不管地球如何运转,鹿城干部群众谋发展的信念不会毁灭,创大业的豪情不会毁灭,勇力潮头的气魄不会毁灭,我们将把所有的能量和智慧释放在每一瞬间,把所有的干劲和激情体现在每一细节,以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必胜决心去“学赶杭甬、比追青厦”,以舍我其谁、傲视群雄的英雄气概争当“全省领先、全国一流”,携手共创鹿城“五美五好”新生活:展现鹿城的全域同城之美,实现城市建设形象好;展现鹿城的活力时尚之美,实现城市品质服务好;展现鹿城的钟灵毓秀之美,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好;展现鹿城的聪慧睿智之美,实现城市创业创新好;展现鹿城的大气大爱之美,实现城市居民生活好。围绕上述目标,以四提升为抓手实现四大跨越:

  (一)提升功能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大跨越。根据“突出高大全、破除低小散”的精神,坚持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双重拓展,努力以370亿元的投资总量和60%的投资率驱动,推进资源大整合、要素大集聚、能级大提升。重组功能布局,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组团推进”的思路,推进8大功能区特色发展,形成“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优势”的布局。提升城市能级,实施总投资额150.4亿元的“双十大工程”,确保七都大桥竣工通车,牛山片区改建提升、横渎河西片区改建、仰义至双屿段公路改建、绕城高速鹿城段、林里片区山坡地开发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城乡统筹,47个城中村改造和第二批5个农房集聚区建设全域推进,完成80%村的股改,把现有168个社区整合为60个左右“大社区”,逐步以社区格局取代以村组为单元的社会组织格局。

  (二)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区域经济大跨越。深入实施“强三优二”战略,走优势集成之路,努力构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确保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全面提升商圈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引入大型商业设施和高端商业品牌,着力提升五马、大南等四大商圈和财富中心、时代广场等四大商业综合体的辐射能力。全力打造垂直街区,探索搭建“楼宇社区”平台,实施百幢楼宇星级服务计划,确保新增1幢税收亿元楼和10幢税收千万元楼,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75%以上,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位次。全线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鹿城区强三优二有机更新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在吴桥工业区等成熟区块率先启动,带动50%以上的老工业区转产服务业。

  (三)提升发展环境,推进宜居品质大跨越。深入实施“绿满鹿城”行动,推进5大公园建设,完成10条社区绿道网和19个城区绿地项目建设,新增绿地面积426.55公顷,确保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今年新增一张“单人床”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张“双人床”,总量达到“一间房”,城市绿化覆盖率从18.42%提高到26%。重点抓好“五两三结合”和“揭疤栽花”,再掀推进热潮,在全面完成“六先拆”任务的基础上,力争“违必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高规格扮靓城市,实施瓯江、温瑞塘河两岸“不夜温州游”提升计划,完成望江路景观休闲道亮化工程,精心组织好元宵焰火晚会。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做大做强数字城管主平台,推动城市管理从突击整治向长效治理转变,实现城区所有市容乱点全面取缔、主要道路全部创成市容示范路的目标。

  (四)提升体制活力,推进创新创优大跨越。注重顶层设计,以组建“1+5”实施领导小组为保障,以制定“1+5”实施方案为指引,以“项目化经营、兵团式作战”为模式,全面实施“强三优二”、城乡互融、环境优先、文化引领、改革创优“五大战略”。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十年发展规划,推进三大改革创新,破解制约优势资源向优质生产力转化的障碍。推进民营创新发展改革试点,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鹿城区工业创新设计中心和温州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实施“温商回归工程”,打造温商创业创新总部,创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区。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成立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筹建8家小额贷款公司和1家村镇银行,抓好滨江金融集聚中心和南汇金融集聚带“一区一带”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集聚区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施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建”,打造一体式的社区服务创新综合体。建立融安全生产、人口计生等工作为一体的大网格,健全社会面防控体系,巩固平安创建成果。

  各位鹿城之主、乡亲同胞,鹿城昨日的辉煌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和汗水,鹿城美好的明天更需要大家的厚爱与支持,我们始终认为:他山之石是审视自身的镜鉴,青厦之行是激励发展的标杆。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征程,我们将充分汲取“互看互学”的经验精髓,再除思想障碍,再破能力恐慌,再掀发展热潮,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以决战决胜的强大声势,推进鹿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创首善之区•建幸福鹿城”开好局、起好步。让广大鹿城人因生活、学习、创业在鹿城而引以为豪。

【编辑: 吴昊】

更多>>政策文件

更多>>考核排名通报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Netscape6.0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温州市考绩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28417号-1 温州网技术支持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500号 邮编:32500 邮箱:wzsk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