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互看互今天,市委市政府到乐清开展“互看互学”活动,这是对乐清工作的检阅,也是对乐清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全力推动乐清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工作情况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乐清实际,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和政府三大转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74.7亿元,同比增长9.9%; 1-10月全市财政总收入73.01亿元,增长2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34亿元,增长23%。在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全力抓好投资攻坚。根据投资率不低于50%的要求,以确保完成280亿元投资为目标,以“双十工程”建设为抓手,以重点工程、工业性投资和城市建设投资为主攻领域,在全市掀起了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1-10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7.2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6.84亿元,增长112%,十大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29.61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16.6%,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42.93亿元,占全年计划的85.7%。
(二)加快产业转型提升。整合设立5个都市型功能区,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突出抓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省级工业电气产业集群提升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园、商贸中心、雁荡山海上乐园、绅纺火车站物流仓储中心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大力加强农业两区建设,建成特色农业精品园5个,粮食生产功能区1.4万亩。1-10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12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65.3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63亿元,增长18.6%;旅游总收入56.82亿元,增长39.4%。
(三)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圆满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31个乡镇撤扩并为“9镇8街道”。按照“1+X”布局规划,大力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成立了市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公司和9家镇级农投公司,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开工建设农房改造集聚项目32个,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8.22亿元。扎实推进村级组织“转并联”,全市11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已于10月底全部挂牌运行,62项公共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全部下放到位。稳妥推进“三分三改”,21个村完成股改,214个村正在实施;建立土地合作社6家、土地流转服务站和中介组织13家。
(四)切实优化城乡环境。深化“治脏治乱、绿化美化”大行动,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三大整治,扎实推进“六先拆、违必拆”、“拆围去丑”和乐琯运河“两拆两绿”等各项工作,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30多万平方米,完成造林绿化1.79万亩,人均新增绿地面积2.23平方米,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对违法排污实行零容忍,全面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建立现代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以十大民生工程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工建设了文化中心、市职业中专、新图书馆、博物馆等工程,新体育中心、中心公园、市二医扩建等工程进展顺利,建成楠溪江引供水工程并提前试通水,完成城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全市新增“五险”参保人员10.33万人。全力以赴抓好平安创建各项工作,成功实现省“平安县市”二连创目标。
二、下步工作思路和举措
这次青厦之行,我们触动很深,启示很多,更增强了“等不住、误不起”的紧迫感和“学赶比追”的责任感。我们将坚决按照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建设“实力乐清、魅力乐清、和谐乐清”。在总体把握上,一是要坚持拉高标杆、奋勇争先,跳出温州看乐清,高点定位当标兵;二是要坚持更新理念、转型发展,切实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政府转型促进经济社会转型;三是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大强度投入、强力度推进,按照温州“1650”大都市格局要求,努力把乐清建设成为温州最具实力、最富魅力、最有活力的大都市副中心。我们将紧紧牵住投资这个“牛鼻子”,以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决战决胜的信心,全力扫除影响项目建设的一切障碍,确保明年完成投资360亿元、投资率达60%,其中十大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30.4亿元,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59.2亿元。为此,在明年的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实施大平台建设战略,全力打造“实力乐清”。一是坚持大平台大项目大投入,实现临港产业大发展。牢牢抓住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大力实施总规模3.67万亩的乐清湾围涂(海)工程,加快推进乐清湾港区吹填和北区沿海堤坝工程、胜利塘造地和北片围垦工程、乐海围垦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实施乐清湾临港产业区建设和乐清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乐清湾港区一期工程2个5万吨级码头建设,抓好疏港公路、铁路支线和区内道路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海螺水泥、华仪风电、慎江阀门、青山控股、一汽四环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培育港区经济,推动临港产业大发展。二是坚持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实现工业经济大提升。围绕价值链和产业链提升,加快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发展步伐,全力打造工业电气“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风电装备、船舶修造、电线电缆、电子信息等4大“百亿级”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抓好工业项目“四个率”,完成工业性投资75亿元以上。加强科技孵化创业中心、科技创新园、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启动建设2000亩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全力打造创新创意创业高地。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品牌培育和质量提升,推动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总部经济园建设,实施“百家乐商回归”工程,按照“政策优惠到底、政府服务到底、产业把关到底”的要求,做好一期32万平方米的招商出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让优质资源回流、优势企业回归、优秀人才回乡。三是坚持大物流大旅游大商贸,实现三产发展大突破。按照大交通建设理念,大力推进甬台温高速复线和温州绕城高速北线乐清段、104国道虹桥过境段、中心大道柳市至北白象段等工程建设,加快构筑“两基地、三中心、多站点”的网络化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大雁荡、大旅游”的理念规划旅游业发展,大力推进雁楠公路、雁荡山旅游环线、旅游集散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整合中雁荡山、灵山、西门岛、海上休闲渔业等旅游资源,打造“雁荡山”统一品牌和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商贸中心、汽贸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退二进三”,引导沃尔玛等大型商贸企业入驻乐清,全面提升现代商贸业,努力打造消费型城市。
(二)实施大城市建设战略,全力打造“魅力乐清”。一是以“一心两翼”为重点,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乐清中心城市建设起步迟了,但起点要更高、力度要更大、速度要更快。要高站位、高定位谋划全域发展大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深化细化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面向乐清湾、瓯江口转身拓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要大力度投入、大手笔运作,确保明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75亿元。乐成中心城区要加快建设“五大中心”,打造若干个城市经济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和高品质住宅区,争取“一年一个样,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柳白南翼要依托柳市新区、北白象工贸区两大都市型功能区,大力推进柳白新城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电工电气产业城。虹桥北翼要依托乐清湾港区,大力推进临港新城建设,打造新型临港产业基地和现代港湾新城。二是以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为重点,加快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快建设虹桥仙垟陈、城东坝头等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虹桥信岙、大荆蔗湖等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确保启动建设50个项目,建筑总面积400万平方米,签约农户2万户,完成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投资40亿元。加快推进“三分三改”,确保完成股改460个村、地改120个村。三是以拆违建绿为重点,加强环境建设。把绿化工作作为改善环境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全民植绿护绿,深入实施“八大森林工程”,确保完成绿化任务1.82万亩,逐步形成点、线、面、带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绿化格局。强化拆违攻坚态势,联动推进违章“六先拆、违必拆”、“拆围去丑”和乐琯运河“两拆两绿”行动,确保拆除一处、清理一处、绿化一处、见效一处,实现城乡面貌大改观。
(三)实施大民生建设战略,全力打造“和谐乐清”。一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坚持公共财政文化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大力推进文化中心、新体育中心、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产业提升等项目建设。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医疗服务、社会福利等工程,加快中小学校舍、市二医、市三医、余霞乐园等项目建设,努力构建品质更高、覆盖更广、惠民更实的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继续抓好政府机构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区镇合一、区街统分体制和镇(街道)财政体制,形成运转协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合力。继续推进村级组织“转并联”,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培育壮大规范化专业化的社区社团社工队伍,切实提高基层自我服务和管理能力。扎实推进“平安乐清”、“法治乐清”建设,大力实施公共安全工程,提高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各位领导,同志们,乐清发展不率先,百万人民不答应;今日一诺千斤重,明年此时请检验。我们将严格按照温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科学谋事、激情干事、高效成事,只争朝夕、雷厉风行,勇于担当、敢于破难,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待的各项任务,努力创造乐清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