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苍南作为浙江对接海西的“桥头堡”、浙江的“南大门”,肩负着转型发展的重任、城乡统筹的重担、幸福城市创建的重托。面对独特的区位优势、难得的发展机遇、严峻的现实挑战,我们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奋力赶超,以更加振奋的姿态、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举措,克难攻坚破难题,务实创新抓落实,全力以赴争上游。下面,我代表苍南县委、县政府作三点表态:
第一,树立高标杆,以“奋勇争先”的胆略推动苍南科学发展。青岛、厦门学习考察回来以后,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差距、感受了压力,也更加坚定苍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今年是苍南建县三十周年,总结建县三十周年最重要的一条基本经验是苍南人敢于创新、富于创造、善于作为、勇于担当。面对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我们将以更宽的视野审视自己、更深的认识定位自己,按照陈书记提出的“苍南是一个充满活力、可以做美梦、可以讲故事的地方”为前景,以陈市长提出的建立“领先海西、国内一流、扬名台湾”的经贸合作区为要求,以回顾总结苍南三十年改革发展宝贵经验为动力,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各项规划,深层次、全方位推进各项改革,大力度、高效能加快各项建设,全面全力全速推动苍南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第二,坚持高要求,以“大干快上”的决心加快苍南转型发展。思路决定出路。通过深入分析苍南的自然禀赋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提出了实施“双海双区”战略,打造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西”经济先行区,建成浙南闽东北最具活力的工贸生态滨海城市目标。为此,我们将举全县之力,大干快干实干,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改善大环境、促进大发展。一是重中之重紧抓固定资产投资。将项目建设作为苍南加快发展的主引擎,实行投资工作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精心组织实施“双十工程”,全面推进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省级浙江苍南工业园区、沿海临港产业基地、霞关贸易物流园等大空间、大平台、大基地建设,确保2012年投资率超60%目标。二是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根据温州市“1650800”城市发展布局和苍南县“282”城镇发展体系,加快灵龙一体化融合发展、中心镇城镇化竞相发展、乡村现代化统筹发展,深入推进“三分三改”、农房集聚建设、村级组织“转并联”,全力推进城乡要素流动市场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齐心协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围绕建设“绿色苍南、美丽家园”总目标,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六大行动”,下大力度推进“违必拆、六先拆”行动,全力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四是集中精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针对长期束缚苍南科学发展的思想禁锢和体制障碍,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体制创新、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投融资平台整合、行政审批提速提效,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
第三,突出高效能,以“比学赶超”的状态促进苍南跨越发展。我们将坚决贯彻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各位领导的点评指示,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为标准,在全县形成以能力比高低、以业绩论英雄的竞争氛围。同时,建立完善行政问责、督查督办、效能监察等制度,加大治庸治懒和行政问责力度,形成领导干部带头提效率、带头解难题、带头抓落实、带头担责任的浓厚氛围。对抓而不紧、抓而不力、抓而不实的干部问绩问效,确保各项工作心有所想,言有所指,行有所果,件件有回声,项项有着落。
各位领导、同志们,当前苍南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坚信,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130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而立之年的苍南一定能够披荆斩棘,奋勇争先,为实现“浙南闽东北最具活力的工贸生态滨海城市”目标不懈奋斗,决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