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一、今年以来工作情况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前三季度,全县GDP194.48亿元,增速全市第三,预计全年GDP300亿元。1-10月,财政总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3.2%,预计全年财政总收入29.5亿元。成功获批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拉开了我县实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海西经济先行区“双海双区”战略的序幕。
(二)固投任务可顺利完成。1-10月,完成投资129.4亿元,投资率达51.5%,排名全市第五。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65亿元,投资率55%。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破解土地要素制约上成效显著,争取多年的江南海涂2.4万亩农转建年内可获审批;争取省计划外指标1596亩;清理转而未供土地3567亩,申报置换、解包土地2029亩。
(三)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平稳有序地完成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地把原36个乡镇调整为两大功能区、八大中心镇、两个民族乡。农房改造试点项目进展顺利。扎实开展“三分三改”工作、村级组织“转并联”工作。
(四)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全面开展“绿色苍南、美丽家园”活动,完成绿化造林长度302.4公里、面积2.8万亩,拆除违法建筑1011宗,总面积55.3万平方米。深入开展“拔钉破难、打恶除霸”专项行动,专门成立县公安局打恶除霸大队,出动警力2300多人次,打掉11个恶势力团伙,刑拘53人,一批长期受阻的建设工程顺利推进。率先在全市开展构建“大调解”体系试点工作。
(五)民生事业加快建设。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1-10月完成投资2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0%。顺利通过省级教育强县验收,民办学前教育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4.2%,计划生育多项指标进步明显。
二、下步工作思路和举措
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力抓投资、抓统筹、抓环境。
(一)抓固定资产投资。
1、目标任务:苍南明年固投200亿元,投资率60%。其中,十大建设工程投资80亿元,工业性投资50亿元,房地产投资55亿元。主要投资方向:一是狠抓空间平台打造。重点抓好江南海涂围垦区吹填工作,完成一期吹填3600亩,启动二期吹填5000亩,实行边吹填、边规划、边招商,尽快把海涂资源变为建设用地。二是狠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灵海公路、甬台温高速复线苍南段、鳌江一桥、四桥、五桥、横阳支江堤防、江南河网整治、朱家站水闸、华润苍南发电厂等基础设施,这类工程投资量大、上级支持多,且基本不用土地指标。三是狠抓产业提升工程。坚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两手抓,加快工业园区、临港产业基地建设;发挥苍南滨海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一流的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四是狠抓城化进程。重点抓好县城新区、龙港新区和中心镇建设。五是加大农房集聚改造力度。
2、具体举措
一要破解土地要素制约。①向上级要地:做好水利、交通、海洋经济、服务业、下山脱贫等项目包装,积极争取省土地单列指标。②向闲置要地:做好“转而未供、供而未建”清理工作,突出抓好异地置换盘活文章,对低效率的已供项目进行解包还原、异地重征再供。③向海洋要地:做好围垦、吹填、供地、报批同步推进,规划、建设、招商同步实施。④向山坡要地:做好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利用项目的前期工作,成熟项目土地预征,调剂用足非耕地指标。
二要加大资金保障。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苍南的政府性资金不足是劣势,但民间资金充裕、民间投资活跃,在外苍南人实力雄厚,煤老板、矿老板较多。要打造有吸引力的平台、出台有吸引力的政策,让投资商赚钱获利,吸引台商、温商和苍商投资苍南。②鼓励社会投资。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即让”,放手让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领域,树立政府购买服务的理念,满足社会公共品需求。③加快土地出让。④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BT运行模式,尽快推出海西股权投资基金,依托国资平台争取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
三要营造良好建设环境。①破解政策处理难题。切实转变作风,维护群众利益,切忌不闹不解决、大闹大解决、会哭的孩子多吃奶。要求各乡镇各部门统一补偿标准,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让先征、先拆的群众吃亏。②加大打恶除霸的力度。打死一切拦路虎,粉碎一切绊脚石,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③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强化“即办制”,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对条件基本成熟的地块和项目,推行土地预征、红线预划、资金预排、方案预审、前期预做、设备预订等“六个预”。④强化绩效考核,形成项目推进倒逼机制,营造“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发展氛围。
(二)抓城乡统筹发展。
1、突出灵溪和龙港两大功能区建设。发挥灵溪地处浙闽交界的区位优势和苍南人擅长办市场的人文优势,打响浙福水产城和浙闽台滋补品集散中心两张金名片,加快汽车贸易园、家电市场、物流中心、购物中心建设,做足“商”的文章,努力打造浙南闽东北的商贸重镇。发挥龙港30平方公里海涂围垦的空间优势,大手笔规划,高品位建设,拉开框架,开擗新区,以当年农民造城的大气魄,再创龙港的新辉煌,着力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
2、全面推进中心镇建设。完善教育、卫生、文化功能,每个中心镇都要规划建设一座集电影院和大会堂为一体的文体中心,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让中心镇居民充分享受城市文明。加快实施“三分三改”,认真抓好村级组织“转并联”。
3、加快农房集聚改造。我县约有30万农户,按50%需要改造15万户,明年要完成1.5万户的集聚,需要1350亩的土地、45亿元的资金。为此,我们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农房集聚与下山脱贫相结合。引导高山、偏远地区农房向中心镇集聚。二是农房集聚与工程项目拆迁安置相结合。将各工程项目拆迁安置指标集中起来,统一建设较高档次的拆迁安置小区,既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又有利于推进工程政策处理。三是农房集聚与村级返回地和个人建房指标的利用相结合。如龙港镇现有村返回地和个人建房指标2000多亩,长期闲置。可以将其集中起来,统一建设集聚小区,一举多得。
(三)抓发展环境优化。
一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①深化“违必拆、六先拆”活动,明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六先拆”,三年内实现“违必拆”。②深化“绿色苍南,美丽家园”行动,“揭疤栽花”,完成19080亩的绿化造林任务。③借中央大兴水利的东风,全面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突出城市水利、人文水利、生态水利建设,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总目标。④深化“清洁家园”行动,加快第二垃圾发电厂和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着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乡环境。
二要强化生产环境建设。加快苍南工业园区和临港产业基地建设,通过治污、拆违、节能减排等综合措施,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切实解决“低、小、散”、“脏、乱、差”、“三合一”问题。
三要强化生活环境建设。从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着手,明年投资25亿元,着力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建设,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四要创新社会管理。对食品安全问题、安全生产隐患、假冒伪劣产品、非法排污、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顶风违法建筑等实行“零容忍”,采取重奖举报、严查重罚、铁腕执法、社会督查等措施,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在苍南失去生存空间。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年是苍南建县30周年。30年来我们取得很大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与发达县市区相比,我们还很落后。过去政府“无为是有为”,现在“无为是无能”。三十而立的苍南,决心在你追我赶的大比拼中,大干快上,后发崛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