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去年的“互看互学”活动,泰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鼓舞和鞭策,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我们决心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自我加压,乘势而为,克难前行,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刚才,董旭斌同志汇报了我县有关工作情况,下面我代表县四套领导班子作表态发言:
第一,正视差距,在迎接挑战中奋起直追。泰顺是欠发达的山区县,区位交通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先天不足”。在去年的“互看互学”活动中,我们在兄弟县市区身上,看到了不足、看出了差距,对自身发展现状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唯有牢固树立“不进即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见贤而思齐,知耻而后勇,虚心学他人之长,认真补自己之短,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积极紧跟发达地区发展步伐。压力越大,动力就越大,步子就要更快。2012年,我县按照“跳起摸高”、“高位求进”的要求,安排“双十工程”建设项目103个,计划投资32.6亿元,投资率达65%以上,同时全力推进县城新城区、生态移民区、廊氡度假区、四园一基地、农业“两区”等平台建设,以项目的实施、平台的构建强力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第二,乘势而为,在发挥优势中奋勇争先。泰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生态资源的富裕地区。泰顺的优势在生态、形象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也在生态。我们将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不动摇,在当好经济发展“追兵”的同时,当好生态建设的“标兵”,继续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首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摈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尽一切努力保护好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切实履行好“送一江清水到下游”的职责。其次,要创建好生态家园。以“五创六联”、“中国美好乡村”建设等为载体,致力把泰顺打造成“生态优越、生产发展、生活美好”的“三生融合”幸福家园。第三,要发展好生态产业。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思路,以国际影视城、廊桥文化园、生态科技创业园、泰顺石产业园、现代农业园等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旅游主业化、工业生态化、农业产业化进程。
第三,健全机制,在激发潜力中跨越前进。干事创业,干部是关键,机制是保障。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机制,把全县干部群众的力量凝聚到推动发展上来,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要以机制凝聚合力,坚持以“考绩法”为指挥棒,完善配套考核机制,树立“以实绩论英雄、以实绩论奖惩、以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确保目标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工作层层推进,全面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要以机制优化环境,深化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落实“即办制”、并联审批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全力破解办事难、审批慢、效率低等问题,以效能的大提速促进发展的大加速。要以机制推动落实,全面落实县领导包重点项目及项目建设每月督查、排名、分析等“六个一”制度,对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的监督、协调和服务,确保项目建设在步步紧逼中推进,全面完成投资建设任务。
总之,我们将以“互看互学”活动为动力,对照自身找不足,对照先进找差距,对照标杆抓提升,干在实处,争先进位,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设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