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陈德荣:
温州转型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城市化滞后。半城市化问题不解决,温州转型升级是不可能完成的。而要解决半城市化问题,那就要对整个城市进行改造,促进有机更新。改造从哪里开始?就是拆。没有拆违,没有旧房拆除,就没有温州的空间,也就没有温州的未来。旧的不去、破的不除、烂的不扫,哪来新的、好的、高的、大的。不破不立。过去城市扩张的时候,城市一层一层把农村包进来,就像个千层饼。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拆。
瓯海是拆的典型。牛山片区,100天拆除74万平方米。生态园则是建的典型。过去多少年,总共投资就几个亿;如今一个项目,规模就达250万平方米。这“拆”“建”一结合,“新”不就出来了吗?这一“拆”一“建”,为11个县(市、区)树立了标杆。
过去拆是第一难,但只要政策得到老百姓接受,工作做到位,第一难,就不难。“建”不能像过去那样没有规模、没有档次,而是要有生态园这样的理念、这样的勇气胆魄、这样的方式方法、这样的工作劲头。只要观念一转,方法创新,建设资金就有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不想做的。
对于下一步要求,瓯海和生态园的街道,要对比差距,挖掘潜力,学习新桥整治牛山片区经验。所谓“傻子过年看隔壁”,其他街道都要照此办理。生态园投资100亿,不要市里一分钱,就建了250万平方米。瓯江口、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其他功能区应该学习借鉴。另外,则是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路资本投资意愿。
陈金彪:
瓯海区今年环境整治力度大,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拆出城市环境、拆出生产安全,拆出发展空间,更拆出党和政府的形象;项目建设速度快,重点项目推进如火如荼。希望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保持强劲的攻坚态势,良好的发展态势。
下一步,瓯海要拆建并重、互动推进,实现城市有机更新,让百姓看到成果、看到希望、看到信心,更好地带动新片区的拆迁、开发、建设。要搭建平台、提升产能,充分利用教育、科技、文化、商贸四大功能区,积极加快推进建设,引进大项目、谋划大产业、实现大发展。要打通阻隔、互联互通,充分利用打造西部交通网的契机,打通卡口、接通断路,使边缘区块交通便利化,提升区域功能和效用,旧城换新颜、新城出形象。
生态园管委会关键要做好基础工作。要创新理念,在开发中保护。按照三垟湿地的整体规划、大罗山的保护开发规划,来谋划好开发的形象,谋划好开发主题,积极引进投资者,加快保护开发建设。同时,进一步理顺管理运行的体制机制,推进大罗山和湿地的开发建设。要加大湿地和大罗山原住户的搬迁、农房集聚力度。只有腾出空间,才能更好地保护、开发湿地和大罗山。要加大三个新区的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搬迁户有更好的落脚地,形成湿地新城的氛围。另外,要加大环境整治投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加快推进,早出形象,创造山水秀美的良好生态环境,使原来城市偏僻的一角成为城市最美的区域。